首页 > 女频频道 > 走过加减法

第十章 相约在春冬之交

目录

临近春节假期,工作进入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候,各种总结、计划,开不完的会,还得保证日常工作也照样进行。这对于刚入社会且没经受过压力情境下工作的人来说会有点不知所措,只能跟着前辈的步伐走,可是像清然这般已经对除突发情况外的工作熟练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年中必经的时段罢了。

这日刚开完年度总结会议就接到一个正在进行项目的负责人打来的紧急电话,加工件需要补缺,既没有库存,这节骨眼生产也是来不及。清然并没有焦急,她知道急也没用,最重要的是先让自己思绪理清才能好好的解决问题。在打了十来通电话后总算是找到一个项目当地的加工厂,虽然在花费方面比平常高些,但能解决紧急问题也值了。

忙碌紧张的一天工作在夜幕全面覆盖、灯光全部亮起时结束。有同事发出邀约一起吃饭,聊聊天,就当是这几日高度紧张的暂时放松,清然委婉的拒绝:“好想去,但前些天就答应带东西给朋友,这几天一直忙着也没办成,刚好她今天外出办事路过我住的那边,现在已经到了……”

走出写字楼,一阵冷风迎面而来,第一反应就是将外套的领子竖起。急匆匆走进地铁站,总算是跟冷风隔绝了。

四处已经洋溢着过年的氛围,即使大家都脚步匆匆也无法抵挡这喜庆的节日氛围迎面扑来。清然在心里计算着日子,一遍遍提醒自己要记得抢票,否则就有可能要独自在这座城市过年。

在小区门口遇到等待的朋友,一起上楼去拿东西,因为她也急着回去,两人既没一起吃饭也没多聊几句,只是在分别时相互说了句“年后约”。

在青菜里放了点肉,一个人的晚餐简单随便。一边刷手机一边吃饭,然后再稍微打扫厨房的卫生,这才完全放松下来。

想起之前跟余悦的约定要一起回山里看看,再想起母亲打来的那通电话,心里开始迟疑,不知自己那时的相约是不是对的、是不是一时冲动。在自己这本来是很简单的事,为什么一经家里人就变味了,心里的反感又在点点滴滴累加。

今天中午余悦发来询问何时回老家的信息还没回复,这会儿更是不知该不该回复了。

打开手机上的日历,设置抢票日程提醒。心里依然想着信息该是得回复,毕竟两人曾经是同学,只要这层窗户纸没捅破,就没啥可顾忌的。

“抱歉,这几日工作太忙,这会儿才回消息。还不确定回家的日子,到现在都还没买到票。”

余悦像似守着手机在等回复,不过一分钟的时间清然这边就收到了消息:“是挺难买票的,我也是今天才抢到。你试了抢票软件吗,加点钱能抢到的几率还是大点。”

“这个可靠吗,我试试。”

俩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几乎都是关于以前同学时期的,毕竟他们所共有的话题也只有这了。

过了两日,午睡醒来看到手机有未读短信消息,打开一看,可以回家过年了,有票了。

清然是年28下午到达老家市里,余悦是年28早上到,两人便约定当天在市里见面。这个建议是清然提出来的,两人既可以尽快见个面也能避开家里人,少去很多麻烦与尴尬。确定好后,余悦想要不要告诉家里,虽然自己也很反感传统的相亲见面模式,但之前母亲来电话问过几次怎么安排,下班的路上被冷风一吹,像似清醒过来似的,决定还是先不跟家里说。

忙碌的时间总算过去,越接近春节假期,清然的工作也越发的清闲。项目上都已停工,业务部门的同事在这时间也都待在办公室基本不用出去走访,每年也只有这时候公司里人是最齐的,办公室里是最热闹的。大家各种闲聊不仅不会被认为偷懒、无事可做,领导们也会加入进来,无形中同事间的感情又加深点。清然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处事能力强,大家有目共睹,只是除了工作她似乎不喜欢开口说话,只是安静的倾听,偶尔被点名或者提问也只是笑着简略回复。虽如此,大家都不会觉得她格格不入,反而她的细心、耐心及善于倾听在同事间获得很大认可,有啥事都喜欢找她唠叨唠叨。

公司的节假日都是跟着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这次清然买到车次的日期刚好是放假第一天,不用请假。年27下午,办公室里已经少了很多人,还在办公室的人也是心不在焉,只等下班那一刻到来就可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办公室。

年的味道越发的浓,清然决定坐公交回去,可以看看城市春节的装扮。果然没让她失望,即使路上车辆明显减少,但四处张灯结彩,就连绿化树上都有点点装饰,依然让城市显得活力奔放。

在还有两个站到达租房的地方下车,这里有个市场,可以进去看看买点明天带在路上吃的水果。菜摊、水果摊空了一半,这都是外地人回老家过年了。买了两个小芒果、四个橘子,再去市场门口旁的蛋糕店买了一块刚出的古早蛋糕,明日在车上吃的东西够了。准备离开时想起家里冰箱已经空了,干脆就在旁边的馄饨店吃碗馄饨再走回去。

余悦买到的是火车硬座票,下午6:30给清然发消息:“上车了,这十多个小时的硬座有的受了。你今晚好好休息。明天见。”

没留意手机信息,眼睛、身体都在感受身边浓浓的节日氛围,回到家天已黑才想起好像有微信消息没看。简单的回复“明天见”后就开始收拾东西。老家气温比这边低,不仅回去得穿一套厚的、保暖的,还得备一套换洗的,还有洗面奶、护肤品……没啥东西,箱子却被塞得满满当当。

夜很静,对面楼亮起的灯比平常少了些。

春运,是全范围一次最全面的大迁移。节前,城市里通往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的公共交通会格外拥挤,出城的道路水泄不通,就连空气里都是要回去陪最亲的人过年的幸福味道。

早上6点不到清然就起床进行洗漱,再稍作清点便拉着行李箱来到小区门口等提前预约好的网约车。清晨的风吹在脸上冰冰凉,用围巾尽量将脖子、面部与冷空气隔绝。做早餐的店铺、摊子都已歇业,这座城市每年只有在春节期间才会安静点,就像是一年到头给自己放个假。

虽然出发的早,去往高铁站的路上却已是有点稍微堵车,司机询问清然的车次时间,按目前的情况能赶到,两人便开始聊着关于过年的话题。司机就是本地人,往年春节会带着家人出去旅游,现在父母年纪大了不方便出行就只好在家过年,但是鼓励自己的孩子出去走走看看、不一定要时时在家人身边。听着这些,清然打心眼里羡慕。

进站、验票、过安检,一路排队,似蚂蚁前行般缓慢。好不容易来到候车厅,身上已经微微出汗,只好将外套先脱下放在胳膊上。看离上车时间至少还有半小时,想要找个位置坐,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人,是不可能有空位让自己找到的了,只好走到对应的乘车验票口,站在一旁慢慢等侯。

早上七点多,火车硬座车厢里列车员推着餐车在叫卖早餐,一节车厢走完,也没有一个人买。很困,靠在座位后背闭着眼却也无法入睡,车厢内是嘈杂、混乱,车厢外是冬天的萧条、宁静。感觉到腰酸背痛,真不能跟读大学时相比,那会儿乘火车坐硬座身体都不会疲劳,如果是通宵,只要能睡上一两小时便也就补回来了。

座位靠窗,看到外面稀稀疏疏的白色斜飘着落下,再看看铁轨上有被浸湿的痕迹,再看看路边发黄的草丛、落寞的树枝依然干干净净,不敢确认这是不是下雪了,只能一直盯着窗外。一朵朵棉花似的东西贴在了窗玻璃上,外面飘着的白色东西越来越多,是真的,是真的下雪了。心底里的激动无法掩饰,最先想到的就是给清然发消息:“上车了吗?老家这边下雪了,按这速度,等你到的时候应该有积雪了。”

自己也说不清为啥会那么的激动,在工作的城市冬天偶尔也会下雪,自己也不是第一次见雪,但这一次就是很激动、高兴、开心。

“车刚开。是吗,我都好多年没见过老家的雪了。”这一刻,清然想要能即刻飞回去就好了,可以仔细地去感受一场雪从开始的零零散散到雪花飘飘,从地面稀疏的湿点到厚厚的积雪……她只想再次进入这般情境中,看下此时的自己会跟儿时、少年时有什么不同。

列车由南向北,穿过高山隧道,跨过大江桥梁,一路上变化的不只是自然风景,还有区域民俗风情在建筑上的体现。清然喜欢这种感觉,每一次乘坐列车穿越不同的区域,对自己来说也算是一趟简单的旅行。

这趟列车不算快车,在沿途经过的站都会停,一些平日里稍显落寞的小站逢春运期间便热闹起来。上下车的人都是提着大包小包,脸上尽是洋溢着灿烂的笑,这笑意就是寒冬遇到也要不知觉地后退一点点给他们让路。

已进入老家所在市区域,列车在两市交界处的一个站停下,清然听着熟悉的乡音渐渐地有了回家的感觉。在列车启动时给余悦发消息:“进入本市范围了,我还有两小时到站。”

早上近十点到站,在市区吃过早餐然后找了个可以一直坐在里面休息的饮料店点了杯奶茶,脑子里再回放这一年的生活、工作,似乎一切照旧,没啥突出,但内心里却又有点点充足的满意。

“我现在过去高铁站,先看看周围有什么饭店,我们一起吃了饭再回去。”等待的时间似漫长又似短暂,每一分每一秒都希望快点过,可又还没来得及想好见面时怎么打招呼、聊点什么。

高铁站周围都是等候的车辆或者人,个个都是时而看看手机上的时间,时而伸长脖子往出站口努力寻找,有些拿着手机在讲电话“我就在出站这里,你一出来我就能看到你”……这架势,弄得余悦有点不知所措。

围绕高铁站及旁边的汽车站走了一圈,只找到两家粉面馆、一家快餐店,路对面倒是有一家饭店,不知菜品怎样,却也只有这个选择了。余悦的肩上、头上都是雪花,黑色头发、深蓝的色羽绒服,被白色这么一点缀,看起来有种说不出的奇怪感觉。

站前广场空旷,只有中间的大花坛比较打眼,为迎接春节而做的高且大的腰鼓型花篮矗立在花坛中央,看起来有点孤单。广场两边的绿化树树叶稀疏,虽是常青树类,可在这雪天还是会显得有点柔弱。

反正也还有时间,余悦穿过广场,走过斑马线,来到这家本地菜馆。大概看了下门口宣传栏的菜单,都是本地的特色菜,俩人是本地人,就吃本地菜不会错。心里这样想着,又沿着刚过来的路线走到高铁站。在人群中小声地连续的说着:“不好意思,借过一下”慢慢挪到正对着出站闸口的位置。

列车缓缓进站,窗外雪花飘舞,手机上天气预报提示此时室外是零下2、3度,清然穿上厚外套,再用羊绒围巾将脖子护好,从包里取出一顶毛茸茸的、尖顶的帽子戴在头上,身上瞬间暖呼呼的。

透过窗玻璃看到站台上也有一层薄薄的积雪。站台上的工作人员帽子上有点湿,像是给雪浸润过的痕迹,只是他们在这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时候根本顾及不到自己身上,注意力都集中在来来往往的车辆与上下车的旅客。

“到站了,准备下车。”发完信息后清然才拉上行李箱排队等候下车。

此时在车上排队的人们几乎都是一手拉着行李一手打电话或者发信息告诉接站的人,说的话全是乡音。冷气在车门开启的刹那想要窜进来,但还是抵不过大伙儿归家的热情,硬是又被挡退回去,丝毫不影响车内的温度。

此刻,愉悦的心跳变得稍微快了点,“嗯,我就在出站口这,正对着出站闸机。”

走出列车,寒冬扑面而来,与工作所在的城市相比真是冷很多。站台上像似赶集,人群缓缓移动,一个个都裹得跟粽子似的。相邻站台也刚好有一趟车差不多同时到达,是从东部过来的,两趟车的人相遇在站台,相同的口音,算是陌生的相熟人吧。

下站台的楼梯比电梯宽很多,一些没有拿重行李的选择走楼梯,本以为可以快点,却没想到同样是缓缓前行,只好感觉累时将行李放地上稍微摆上几秒当做休息。乘电梯的人排了长长的两队,既然已经到站,大家也都不着急,老老实实排队,缓慢前行。下电梯后又跟随大部队走过长长的过国道才看到出站闸机,只听得到好几个喇叭在喊注意安全、有序排队之类的话。

清然一边走一边往闸机处张望,不知道现在的自己还能不能被余悦认出来,也不知道自己还认不认识他。外面等候的人群里,余悦显得有点焦急,不小心被旁边的挤一挤都害怕自己被挤到人群里去而错过第一时间看到清然的机会。

终于看到了,但又不是很确定,余悦看见闸机口处有一个拉行李箱、穿棕色大衣、围着围巾、戴着帽子的女孩正准备验票出来。怀着忐忑的心理,余悦稍微举起左手挥了挥,但是对方根本没回应。过了半分钟,看到那女孩还在东张西望,只是这么嘈杂的环境,打电话说也听不见。不再纠结,余悦还是拨通对方的电话,刚巧那位女孩也在接通电话,鼓足勇气,余悦使劲挥着手,俩人终于对上。

简单跟清然介绍了下他在这周边的考察就沿着已经熟悉的路线过去饭店吃饭。路上,两人只是聊了下天气,刚见面还是稍显尴尬。清然已经太久没有见雪,走到广场中央时在花坛边抓了一把雪在手里把玩,冰凉冰凉,手一会儿就被冻得通红通红。

进入饭店,室内的暖和让二人放松下来。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两道家乡特色菜,一份青菜。在等待上菜的时间,两人开始询问对方初中毕业后的求学情况。在聊到跟同学的联系时,俩人都表示现在回到老家很多高中以前的同学都不认识了。余悦在初中毕业后去了市里的高中读书,清然则在县高中,当时科技信息没如今发展的这么好,再加上好多同学都是初中毕业后就出去打工了,自然而然的大家就断了联系。

其实,余悦很想问问清然的工作与生活,可不知如何开口。俩人都感觉有点尴尬,好像除了聊聊求学,聊聊自己知道的同学、老师的情况,挑不起其他的话题,只好尽快吃饭,吃完饭就各归各家。

因为下雪,清然回乡下的汽车停运,只好打电话跟父母说明情况去市里亲戚家暂借一晚。看天气预报今晚雪就停了,明天应该能回去。在看着余悦进站后清然再给表姐电话说半小时就到她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