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崛起:寒门仕途

第13章:宁国公主

目录

县衙里,事情做完之后,刘枫被霍子常栏了下来。

“多谢公子相助!”刘枫拱手道。

这次若不是他来帮忙,恐怕自己免不了牢狱之灾,科举生涯也肯定结束了。

要是真这样了,号就彻底废了。

霍子常一改刚才在大堂上的严肃:“你小子真行啊!咱俩只有一面之缘,你就敢打这种主意!”

刘枫尴尬地笑了笑:“虽说只有一面之缘,但在下断定,霍公子必定是行侠仗义、古道热肠之人。况且,这也是公子的职责所在,在下也算不得孟浪。”

“果然读书人就是会说话!”霍子常打了个哈哈,然后从袖口中取出一张银票,“这是欠你的钱,这下我们两清了。”

刘枫急忙推辞:“公子帮了在下这么大的忙,这钱我实在不能再要了。”

“你这是什么话?难不成我来帮个忙就值四十两?”

“公子误会我的意思了……”

见刘枫支支吾吾地解释,霍子常哈哈大笑:“看来你也不是随时都能舌灿莲花。”

“公子所言甚是……”

霍子常打断了了他:“别公子公子的,听着别扭。”

刘枫一听这话,看来抱大腿的时候到了,于是问道:“公子贵庚?”

“刚满二十。”

刘枫立即标准地行了一个揖礼,说道:“子常兄,在下有礼了。”

霍子常得意地点点头,也回了一礼。

“今日来见你,还有一事。”霍子常神神秘秘地凑近,“家母看了你作的诗,十分欣赏你的文采,想见见你,特让我带你回去。”

刘枫大惊:“真的?”

霍子常点点头:“我骗你作甚?”

“只是,我一介布衣,又是男子,冒然前去是否不妥?”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家母岂是如此迂腐之人。再说了,你才大多?我都能当你爹了。”

“你……”刘枫无语,怎么占人便宜啊?

“只是,今日之事闹得着实大,家母和舍妹两个妇道人家一直在家中等消息,我还是先回去禀告为好,明日再登门拜访如何?”

“你放心,耽搁不了多久,到时候我派马车把你送回去。让令尊和令兄先行回去也是一样的。”

刘枫想了想,抱大腿的机会不可多得,要把握住,便说道:“好吧。”

于是刘枫让父亲和大哥先回去,自己则和霍子常乘马车往兴国公府去了。

刘枫第一次坐如此奢华的马车,心里忐忑不安。

霍子常说道:“家母平日里没什么爱好,就喜欢诗赋。你文采斐然,到时候见了她,千万要多说些话,哄她老人家开心,知道了吗?”

刘枫点点头。

作诗他不是很擅长,论诗就不一样了。

《诗品》《人间词话》《文龙雕心》《白雨斋词话》什么的他也读过不少。

要哄一个文学中年妇女高兴岂不是张口就来。

谈话间,马车已经停在了兴国公府。

二人下车从西角门入,通过一个长长的巷子,就是公府后院了。

大户人家的后院都是女眷的住处,很少有男丁,连下人几乎都是丫鬟。

进后院走了几步,一个老婆子带着几个丫鬟就迎了上来。

霍子常把刘枫交给她们就走了,让他极度慌张。

领头的老婆子说:“小兄弟不用怕,我们几个带你去见夫人。会客结束后,也是我们送您出去。”

刘枫这才安下心来。

跟着老婆子又走了许久,才到了夫人的住处。

庭院深深,充斥着礼教的气息。

刘枫被带进房中,隔着几层帘子见到了兴国公夫人,也是宁国公主。

女主人会见男宾时,必须要有几名陪侍在侧,这刘枫是知道的,但也太多了吧。

给夫人扇扇子的丫鬟就有两三个,更别说伺候茶水的、捶腿按摩的。

刘枫上前行礼:“外男刘枫,拜见公主殿下。”

夫人拿着《长恨歌》的稿纸看得欢喜,听见刘枫叫她公主殿下,顿觉有些新奇。

兴国公府的下人一般都叫她夫人,只有当初陪嫁过来的丫鬟才会叫她公主殿下。

刘枫这么叫,倒是让她有一种见娘家人的感觉。

“原来是先生到了。”夫人轻轻拨开帘子,看了一眼刘枫,发现他年纪不大,便说:“原来是个小先生,快起来吧,赐座。”

“谢公主殿下。”刘枫答谢起身。

夫人的声音,让刘枫想起了一位故人,使他瞬间放松了下来。

“不瞒小先生,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诗了,一时高兴,才让洵儿把你找来让我见见。小先生不会觉得唐突吧?”

“岂敢。诗遇知音,乃人生一大幸事。在下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觉得唐突。”

夫人点点头:“只是,小先生诗中所写,我翻遍历代史书也没有找到相应的事迹,不知小先生能否告诉我,诗中典故从何而来?”

刘枫回答道:“确实如您所说,诗中所载,并非昔日故事,乃是在下阅读史书时,有感而发,相应事迹都是在下自己编排的。”

夫人不解:“若是没有真事迹,诗中动情之处,为何会让人觉得如此真切?‘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还有‘渔阳’,‘马嵬’二句,这样的诗句,若无真事迹,如何能写得出来?”

刘枫解释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最重要的是真感情,而非真事迹。只要情真,无论是叙事还是咏物,都浑然天成,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夫人点点头:“没想到小先生如此年轻,见解却如此深刻。”

夫人又问了许多有关《长恨歌》的事,以及一些关于关于作诗的事。

刘枫基本功本就扎实,再加上夫人也不是诗词大家,应付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堪称降维打击。

本来夫人对刘枫这么小的年纪做出《长恨歌》这样的诗有所怀疑,但经过一席话之后,这种怀疑彻底烟消云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钦佩。

刘枫不知道的是,很快,他的名声就会通过兴国公夫人之口,传遍金陵贵妇人之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