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一不小心成功了

第六章 海外合作

目录

过完春节回到省城不久就接到一个电话,是陈晓慧打来的,回来过年,打算回A国前和以前的高中同学聚一聚,孙夏很高兴也很忐忑,好久没有陈晓慧的消息,不知道见面会是怎样的情况。

第二天晚上,孙夏如约来到聚会的饭店,已经有些同学到了,大家高中毕业后就没有聚过,见面都很高兴,不停地打招呼。

在同学的议论中孙夏隐约听到有提到一个男人的长相,家里很有钱,好像和陈晓慧有关。

不一会儿,陈晓慧来了,人更漂亮了,带了一个男的,看上去很帅,也是从A国回来过年的,好像和陈晓慧一起攻读硕士,两个人神态很亲昵。

孙夏一下子感觉就不好了,周围的声音好像隔了一层东西再传过来,也懒得说话,席间有人问他最近情况怎么样,只简单回答在车间实习。

回去路上,孙夏在想,每个人身边都有按重要度排列的人,以前,陈晓慧排在很重要的位子,现在发现自己在陈晓慧那里排在很不重要的位子,孙夏对陈晓慧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愫,来源是那段难忘的高中时光,陈晓慧应该也是知道的。

晚上辗转难眠,不知为什么,一首词浮上脑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孙夏还记得当年俩人一起读苏轼的这首《江城子》时陈晓慧泪眼朦胧的样子。

用这首词悼念了一下学生时代带着幻想色彩的并不明确的初恋,孙夏觉得心情平静了不少,那么将来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呢?至少是:不思量,自难忘,可以话凄凉。

飞往A国的飞机腾空而起,地面的景物很快缩小,渐渐的人变得跟蚂蚁一样大,对于第一次坐飞机的孙夏来说感觉是很震撼的,坐在飞机上仿佛离开了纷繁的世事,可以宁静地做一个旁观者,失落和不快的心情也变淡了不少。

如果没有出发前的同学聚会,孙夏一定会联系陈晓慧,来A国一次也不容易,但现在,就像一页书翻过了,以后想想就好,不大会再去翻了。

到了A国,不知道是由于叶林的职务还是项目受到重视,一行四人得到很高规格的接待,欢迎晚宴在海边一家西餐馆举行,来到海边,天还没黑,海滩是很细的白沙,长长的海岸线上有一条栈桥通向海中,尽头是一个豪华的餐厅,K公司总裁尼克亲自出席了晚宴,尼克见到叶林和孙夏非常热情,孙夏怕冷落了同去的另外两人,赶紧给双方介绍,尼克也介绍了同来的同事,包括负责这个项目的副总裁弗兰克,后面的谈判将由他负责。

同去的技术部经理谢明利是个三十多岁的小个男子,技术中心来的是名叫刘国兴的中年男子,两人口语不太好,孙夏在与外方交谈的时候尽量把他们带进来,整个晚宴气氛融洽,宾主尽欢。

K公司是个老牌的汽车公司,总部非常豪华漂亮,公司建在一个平缓的小山坡上,进入大门是非常大的一片葱翠的草坪,这样的季节,在国内是很难看到这么好的草坪的。草坪尽头山坡顶上有一大片白色的建筑,在湛蓝的天空衬托下带来很大的视觉冲击。

汽车停在建筑的大门口,副总裁弗兰克已在门口迎接,下车后进入建筑内部,内部装修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

宽阔的走廊两边挂着各种大幅油画,来到一处会议室门口,感觉上这是整个建筑的核心位置,迎面的墙上挂着几张大幅人物照片,弗兰克介绍:“这些是历任公司总裁,上面没有尼克的照片,会在卸任后挂上去。”

重视传承的传统在这里可见一斑。

合作谈判就在这个会议室中进行,会议室的装修和家具都非常考究,这样规模的谈判会议安排在这么大的会议室有些夸张。

整个项目谈判只安排了3天时间,后面时间安排了各地企业参观。

开场白依然延续了昨晚的友好气氛,弗兰克解释了一下,会议室有些大,表示公司对此次合作的重视。

这种谈判其实双方都只会有一个人在说话,其他人只是参谋。

随着具体条款的深入,外方逐渐显示出他们的严密和寸土不让。

双方事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叶林充分显示了技术、财务、商务和法律等各方面的才能。

双方的分歧点很多,这个项目是分公司也是海浦公司第一个国际合作开发项目,出于各种考虑,中方上上下下大多数都很想谈成,叶林作为项目负责人,谈成了对本人对分公司都十分有利,但叶林表现的还是很从容淡定,积极争取公司利益最大化。

双方分歧最大的是关于知识产权,外方要求中方投产后除了按销量支付产品开发费,还要支付产品中包含的两项专利费,中方坚持投产后只按销量支付产品开发费,专利应包含在产品开发费中。

第一天谈判结束,因叶林要求,合作协议由中方起草,叶林的想法是争取主动。

回到住处,四人开会研究,按手头数据计算,如果答应外方要求,公司基本不亏不赚,这不能接受,产品的售价已经确定了,剩下的是制造成本和K公司的收费,成本是一定还要压缩的,但并不容易,K公司的收费必须再好好谈,但外方态度很坚决,即使要求专利收费降一点也决不同意。叶林尽管在谈判中气势一点都不弱,但心里是很憋屈的,这个项目中好像所有技术都掌握在外方,中方只是出劳动力。

孙夏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产品制造过程也是很复杂的,我们也可以申请专利,这次项目前期由海浦全球供货,产量提升以后欧洲由K公司欧洲公司供货,如果我们申请了欧洲专利,也可以向K公司收取专利费,孙夏把这个想法讲了出来。

谢明利说:“K公司欧洲公司万一以后不做这个项目,我们就收不到钱了。”

孙夏却很有信心地说:“根据昨天谈判得到的信息,K公司欧洲工厂明年年底开始产能有放空,否则他们也不会提出产量提升以后欧洲由K公司欧洲公司供货。而且,我们经济测算是按欧洲产量以外进行的,如果K公司欧洲工厂不生产这个产品,欧洲也由我们供货,经济性会好得多。我们要在合作协议中写上产品制造开发中产生的专利归中方所有,估计经验丰富的弗兰克马上会想到K公司欧洲工厂供货的事,会有所阻挠,我们应该要坚持。我们回国以后要马上把专利弄出来,并在中国、A国、欧洲同时申报。”

叶林说道:“是个好主意,但专利不是那么好弄的,特别还是国际专利,我们以前可没有弄过,孙夏你有什么想法吗。”

“我已经有些想法,但现在还不成熟,回去以后再好好研究一下,应该一个月时间可以做出来,后面申报过程可能时间比较长,明年底发明专利授权是来不及的,但只要我们的技术不被别人抢注就行,到时可以和K公司欧洲公司签订技术许可合同,只要我们的专利申请被受理了且找不出证据我们是侵权的,K公司欧洲公司没有得到我方同意,使用类似技术就构成侵权。”孙夏很有信心。

大家都觉得可行,于是又商量了一下合作协议的细节,尽量争取一些对己方有利的内容,叶林要回自己房间与国内通电话,汇报情况和落实细节,剩下三人就在会议室分段写合作协议,孙夏总拼,要中英文的。

这种很正式的文件用词、版式都很有讲究,大家觉得难度不小,叶林说:“你们只要把内容写出来就可以了,后面我来改。”

七八页纸的文件写写改改,快到半夜大家才比较满意,叶林把打印好的稿子看了一遍,点点头说:“行!。”接着坐到电脑前,孙夏马上伸手过去打开电脑里那个文件让叶林改,叶林把稿子放到电脑边上,拿起鼠标新建了一个文件,一边看稿子一边从头开始打字。

孙夏心想这样从头来过要到几时啊。可叶林一动手,孙夏就惊呆了,只听键盘的噼啪声响成一片,屏幕上的字不是一个词一个词往后移,而是一行一行往下移。

很快稿子完成,孙夏发现内容基本没变,但用词、句式、版式做了很大调整,一看就有很正规的感觉,比原来好太多,怪不得没法在原稿上改,孙夏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第二天的谈判基本都在中方的文件框架下进行,关于知识产权,外方有点吃惊,建议不要把中方要求写入合作协议,但叶林早就想好了,为避免以后纠纷,坚持要写入。

弗兰克等人回去考虑了一晚上,第三天谈判的时候答应了,也没有什么附加条件,不知想到了什么应对之策。

第三天的下午进行了签约仪式,尼克出席,合影的时候双方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接下去的行程是参观访问学习,相对轻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