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频道 > 明空心语

十一、穷理尽性

目录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对于“格物致知”,之前在“物格而后知至”的分享中,对于如何格物致知以及观心悟心、悟明自心自性已经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享。所以对于今天这段内容,我们选择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体悟它。

先补充说明一点,就是我们分享所使用的《大学》的文本,使用的是朱熹修订的《大学》。这个版本并不是最早的《大学》的原文,《大学》的原文与朱熹修订的版本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比如说今天分享的这一段内容在《大学》的原文中是没有的,这段内容是朱熹在修订的时候增补的。

为什么要增补这一段内容呢?是因为在《大学》的原文中,对于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有详细的阐述。而对“格物、致知”这部分却没有进行详细的阐述。所以朱熹在注解修订《大学》的时候,就增补了这一段内容,专门来阐述格物致知。《大学》的这两个版本各有其优点,也各有其不足,学者对此也存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大家想了解《大学》的原文,也就是最早在《小戴礼记》中的版本,可以在网上搜索了解一下。同时,对于《大学》原文的讲解,特别推荐南怀瑾老师的《大学原本微言》,这本书的内容之前在清凉阅读公众号上连载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也就是说要获得真知,达到对真理的透彻了悟,与道合一,那么就需要深入地“即物而穷其理”。即物的这个物,它可以是任何一种现象,可以是我们遇到的任何一件事,接触的任何一个事物,同时它更重要的指的是我们自己的生命,其最核心的“物”更在于我们生命的主体性,也就是我们的“心”。在我们的心中,最重要的又是我们心的本体、本性。即物而穷其理,即是格物致知,即是将我们自心的本体、本性彻底地体认清楚,体悟清楚。这就需要以我们自己的内心为观照、体悟的对象进行深入的体察和体悟。

穷其理,理,最早的本意是指玉上面的纹路。这个理是个玉字旁,理,就是玉石上的纹理。玉上面的纹理究竟是怎么样的?将它彻底的弄清楚,然后才能下手雕琢。后来就把它引申为事物的本质、本性、规律,然后又延伸到对“道”的本质、本性、规律的认识,被称为道理。穷其理,即是对道的本质、本性、规律等获得了最究竟透彻的认识,再没有任何疑惑。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本自具足灵明之知,灵明之知,其实就是在佛教中所说的能知能觉的觉性,也被称为佛性。从本体的角度,在佛教中也被称为空性,空而灵明、灵明而空之性。

“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天下之物,这个“物”即是现象。不管是客观现象还是主观现象,是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最终都体现为现象。所有一切现象莫不有理,也就是说所有的现象都有它的表象和本质,都有它的一般性质和究竟本性,以及生住异灭的规律。

“唯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当我们对于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性质、规律,没有彻底搞明白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其知又不尽”,认知是没有穷尽的,因为还没有彻底的搞明白。这个时候还有一部分是未知,人类对未知的认识是促进科学和认识本身进步的动力。

“其知又不尽”,这里的知,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体悟,其一代表对现象的认识和体悟,对其性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体现为知识;其二代表对我们自身能知之心和能知之性的认识,同样有“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的状况。

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当我们对于自心的本质、本性没有了悟清楚的时候,我们对于客观现象的认知就无法彻底的搞明白。这也是为什么科学永远没有尽头的原因。科学的探索、研究、认知、发现,永远没有尽头。

为什么永远没有尽头?因为科学家的眼光永远放在客观对象上。而当将所有研究的目光集中在客观对象上的时候,由于对于认知者本身没有彻底认清楚,没有彻底的体悟清楚研究明白的时候,对于客观现象的认知就会受到“主体不明”的限制。对主体性的认知有了全面透彻的全新体悟之后,对客观现象的认知也会发生质的变化。所以说一方面对于客观现象的认知没有尽头,另一方面,对于自心的认识,对于人类精神本体、心性本体的研究和认识同样没有尽头。

如果我们对自身的认识,用科学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去认识自心的话,那么将永远无法达到对自心真相彻底的认识。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认识客观对象的方法路径和认识自心、自性的方法路径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儒释道的修行,都是内修的方式,都是自心的自明自悟,而不是依靠什么科学仪器。

这种内修的方法,也就是大学之道所说的“明明德”的修行,与科学对客观世界的研究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来说,中国文化是讲究天人合一的,没有所谓的内与外的绝对的分别,一切认识都是以内修为主,以对自身、自心的认识为主,当彻底认识清楚了自己的身心生命真相,在这个基础上再去观察研究体认外在的现象,这时就会有一个更为深入性的、本质性的认识。这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的地方。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所以说在《大学》中,圣人们的教导就是要使大学之道的修行者,对于天下之物的认识,都要以对自性本心的认识为基础,最终才能达到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最究竟的认识。

这里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就是对于各种现象,包括外在的现象以及内在的现象,要根据已知之理去深入的体悟,也就是说“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对于圣贤先辈已经体悟到的东西,以文化传承下来的这些已知之理,修行者要深入的去学习和体悟。

但这仅仅是格物致知的其中一个层面,更深入的一层,就是要在传承古代圣贤所传承下来的这种文化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的去超越它,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古人的认识之上。所以说这个时候要进一步的去格物致知,对于自己的心性要在自己的生命内在达到最根本最透彻最清晰的体悟。

我们在读儒家经典的时候,凡是涉及到“天下之物”这一类的表述,它看似在表述一个外在的客观事物,但其实基于大学之道其本身的精神而言,天下之物,它已经包含了修行者自己的身心,而修行者自己的身心恰恰是这天下之物中最核心的、最需要去格物致知的核心内容,而在修行者实际修行的过程中更是如此。

也就是说一方面我们要去学习修行的方法,认知自心认知自性的一些方法,然后通过这些已知的方法,去深入地观照自己的内心,观照自己内心的各种现象,包括情绪、念头、情感等,都需要作为观照和体悟的对象。然后一方面是通过修行实践的过程去体证我们原来学到的知识性的东西,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证出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道理,同时又要在修行的过程中不断突破已知的道理,突破自己思想观念里的这些文字概念,最终获得对我们生命真相生命实相的体悟。

如果说我们的修行仅仅是实证了已知之理,而不能超越它的话,那么就永远达不到“至乎其极”的境界。“至乎其极”的境界,是超越所有已知的道理的,超越文字,超越各种表述,超越这些传承的内容的。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按照圣人们在大学之道中教给我们的方法,专心专注的以自己的身心为修行的对象,深入的体察、观照和体悟,最终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

比如在佛家心性智慧训练中,有戒、定、慧的修行,在《大学》中就是“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修行,就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按照这样的修行方法和次第,一步步地更加深入地将自心本体的本质、本性彻底地体悟清楚。

而在修的过程中,随着静的程度越来越深,定的程度越来越深,观照的力量越来越深,那么就会逐渐地从量变最终达到质变。所以说修行一方面对于修行的道理和方法一定要思考透彻,没有疑惑。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付诸于实践实修,以自己的身心生命为实验室,将我们在道理上明白了的东西用自己的生命实证出来,而不仅仅是明白一种知识。对于实修实证,其中专一专注的观照和体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止与观的修行,也叫做定与慧的修行。

在深度的静定中,深入的去观照。当我们的内心一直处在深入的止观状态中,就会有一个类似于能量积累的过程,当我们的心越深入的静、定、清、明,那么这种智慧的力量就会增长的越快。当这种静定的力量和觉照的力量达到一个质变的临界点并且突破了临界点的时候,就会达到如这里所说的“豁然贯通”,突然之间我们身心的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它不需要你去思考它是什么样的,它在我们的生命中直接展现出来就是那个样子,它是生命的本然,生命的真相本然如此,此时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了无疑惑。

“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众物,就包括了我们的内心的各种现象,同时它也包括了所有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客观世界的所有现象。当我们心性的真相赤裸显现的那一刻,其实是没有内外的,没有主观与客观的区别的。它是一个完全一体化的状态,在那样一个状态中,所有一切的真相,赤裸的显露。所以说在那个时候就相当于所有一切现象从表到里,从内到外,从精(精微)从粗(粗大),所有一切事物的本性和本质都赤裸地展现在我们的心里。

“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对于自心的本性和本质,以及它与现象、与本体的关系也同样清清楚楚。虽然在这里是用两句话去表述的,“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但其实在所有一切真相在我们心里直观地展现的时候,是没有这些分别的。没有心与物的分别,没有主观与客观的分别,没有现象与本质的分别。在那个时候只有超越言说的唯一的真相。“豁然贯通”之后,我们对于自心的真相以及对于世界的真相,对于各种事物的本性和本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也没有什么疑惑了。

“此为物格,此谓知之至也”,这里的“物”包含了所有的心和物的一切现象。“知之至也”,对主观、客观所有的一切,再也没有任何的疑惑,已经获得了最究竟的认识,这就是“知之至”,即已经了悟和体证了最究竟的真理、最究竟的真相、最究竟的真性。

在修行中,儒释道三家修行基本上都有这样一句话叫做“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所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其实正好也是修行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穷理的阶段,首先要从道理上明白如何去修行,修行之道的原则、方向、方法、路线、纲要、关键等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穷理的修行。

尽性,就是按照已经明白了的修道之理,将这个理以自己的身心为对象,在自己的生命中将这个理实证出来,就叫做尽性。因为我们听来的学来的理仅仅是一种知识,只有在我们的自心之中,最终体悟到、体证到自心的真性和真相的确如此,使它直白地在我们的生命中赤裸的显露出来,真实不虚,就是如此,这就叫做尽性。

当这样一个真相在我们的生命中直接显现出来的时候,就不再需要那个道理了。因为那个道理仅仅是知识,而你生命的本然的状态就是如此,现在已经实际验证到了,时时刻刻自己生命的每个当下皆是如此,这才是真知、真理,而不再是学来的一种知识和道理,这就叫做尽性。

穷理尽性之后,就要用穷理尽性所得的智慧,穷理还是知识,尽性是见到了我们生命本有的光明、本有的智慧,然后“以至于命”,用自己生命本有的智慧去改造我们的生命,去升华我们的生命。

在大学之道中,“明明德”的过程就是“穷理尽性”的过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就是“以至于命”的过程。以至于命,在穷理尽性之后,以我们所见到的自心的真性为核心,安住于真性,安住于真心,不再被生命内外的任何现象所迷惑,在这种情况下去改造我们的生命,去磨练我们的智慧,去消除我们的各种习气。

因为我们的生命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各种习气,它并不会因为对自心真性的彻见,这些习气就自然的消失,所以还需要更加精进地去修行。所以说明心见性是修行的真正的起点,也就是穷理尽性是修行真正的起点,通过精进的修行去改造我们的生命,直到将我们的生命本身,将生命的全部时空都升华到“止于至善”的境界——即时时刻刻都是本然光明的境界,这时才算达到了修行的究竟。

而这个“命”也有不同的范围,在一开始,这个命是指自身,就是修身改造自己的生命。同时因为万物本自一体,所以说只修好自己的生命是远远不够的,修好了自己的生命,然后再进一步的修行就是齐家,要将修行的范围逐渐扩展到你的家庭、家族、家乡,要让你的性德光明发挥出来,然后再一步一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即是儒家大学之道的修行路线。

而如果是佛家还不仅如此,不仅是“平天下”,而是十方三世一切时空都是你修行的到场,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你修行的对象,皆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修行的内容。虽然所有一切众生看似在我们生命的外在,但其实它也同时内在于我们的生命,它是我们生命的本然的组成部分。

所以说修行是没有止境的,生命不息,修行不止。修行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儒家修行者,就需要让“大学之道”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明明德”以及“亲民”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每一个当下,在每一天都宁静、安详、清静、清明地生活,并将这种安详和清凉的生活带给我们身边的人,成为我们自己以及与我们有缘的人一种充满着宁静、安详、喜悦、幸福、自在、自由的生活,这是最好的修行,也是最好的生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