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质子十年,率百万大军归来

第159章∶帝国书,字字诛心,青州沸腾!

目录

李君羡再继续道:“陛下,属下不知道,但根据情报,似乎并没有说大炎军队要举国南下,只是说陈兵于国境之处,好像是在防御什么。”

“而反倒是突厥,正在蠢蠢欲动,不过他们也似乎是在忌惮什么,一直都没下一步动作。”

此言一出。

李世民愣了下。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他们也都茫然的相互对视了两眼。

一阵沉默。

房玄龄吐了口气,缓缓道:“陛下,或许,这一次大炎是防御大唐百姓窜入他们国境。”

“臣想着,应该是出于这个缘故。”

“估计大炎皇帝,也是知道去年自己干的事情不地道,所以说,今年不敢再这么做,所以,先表示出来了自己的意思,向陛下您示好。”

“毕竟这段时间,大炎那边一直还在朝大唐送着书籍,若是他们要南下,肯定早就切断了书籍的供应。”

“再加上之前那几千万贯,导致大炎四面楚歌的事情,他们更加不敢动弹。”

房玄龄声音落下,众人目光都是一颤。

似乎,有理!

李世民思索片刻后,也点了点头:“确实,玄龄你说的有道理,毕竟今年大家已经坑了咱们大唐和诸国那么多钱,去年又得到了那么多的好处。”

“他得到太多,还没法消化过来,今年….估计也不想着彻底和我大唐撕破脸,他大炎,估计就是没有这个勇气。”

“对对对!”

李世民说着说着,不断点头。

似乎已经把自己说服了。

杜如晦李靖几人想了想。

确实….这样的解释,最能说得通!

这个节骨眼上。

虽说大唐难过,但!真打起来,大炎会是对手吗?

不可能!

大炎才多大?大唐有多大?

这只是两州之地受灾罢了,要知道,大唐可是有天下十州之地!!

“好了,不管大炎了,突厥那边怎么样。”

李世民忍不住问道。

此刻李世民没有想到,或许在场的人都没有想到。

大炎体量比突厥小那么多,但他们第一时间想知道的还是大炎的动向。

而他们,却还执意于什么大炎土地小不足为惧之类。

第一个提大炎,足以说明他们的重视程度!

只是大炎崛起的太快,也进步的太快,让人有些无法容忍甚至无法接受。

这是人性。

就好比你身边邻居,一直都是穷人,突然有一日彩票中奖几百万,变成了暴发户,你也会不敢置信,甚至不敢相信。

等确定这事真的,就会抨击他暴发户,踩狗屎之类等嫉妒言论,除了圣人没有会为他道贺的心理,这都是人性。

而眼下,大炎….便是那个暴发户!

“回陛下,突厥虽声势浩大,但根据柴大都督他们判断,突厥不会大举入侵我们大唐,这不是他们那次渭水突袭的阵仗!”

“再加上若真重演渭水突袭,大炎与突厥有仇,大炎说不定还会背刺呢!”

“所以柴大都督让我们放心,青州….断然无恙!”

李君羡言之凿凿。

而听到是柴绍的判断,李世民也算是彻底放心下来。

“原来如此,这倒也是好事。”

“那就不管他们了,当务之急,是要赶紧想想办法,安抚住百姓和即将出现的流民!”

李世民说着,转身走向了太极宫。

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人,急忙跟上。

….….….…….…

幽州。

蝗灾已经过去数日了。

赤地千里。

颗粒无收。

耕地里的庄稼只剩下参差不齐的干涸野草,至于果实,一点都没了。

蝗灾太严重了。

让整个青州,几乎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各个村庄,各个县镇,甚至连太原府,都有无数百姓开始收拾东西,流民潮,正在孕育。

浦县。

这个算是青州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城了。

去年。

因为靠近长安城,再加上那次蝗灾势小,流失的可以说是极少数。

不过。

现在,他们作为蝗灾越过长安后第一个抵达的县镇,情况,无比不妙。

村庄之中,哀鸿遍野。

县城之内,一片凋零,

百姓失去了往日的生活,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焦急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么多天了,官府还没有任何的表示,也没有任何的开仓迹象,还有长安那边,似乎传来的消息也很坏。

赈灾粮,朝廷也没有。

全都在装死,只有青州的百姓在这里挨饿。

蒲县大街,紧闭着门的粮铺前面。

不少百姓蹲在墙角,双眼发红。

他们已经没地方可去了。

只能在这里,等着粮铺开门。

可是,

自从蝗灾开始的前一天,县城里的粮铺,便不约而同的,全都关上了门。

就算是手里有点银子,也压根买不到一粒米。

当然,

大部分的百姓,更是存粮逗没有,银子也没有。

“这都多少天了,朝廷怎么还不下通知?咱们蒲县紧靠着长安,可咱们,竟然都没有接到任何的消息。”

“朝廷….呵呵,朝廷怕是对咱们,都放弃了吧?他们也没有粮食啊,粮食还是都在士族门阀手里,和去年一样!”

“奶奶的,老子去年就不该听从朝廷的谣言,就该去大炎!!”

“是啊,这是我这辈子,做过最错的选择!没有去大炎!不然,大炎一号咱也种上了,等到明年土豆也能栽种上了,这辈子还愁吃喝?”

“兄弟们,咱们去大炎吧,我看啊,朝廷是不会管咱们了,咱们就算去当流民,去逃荒,去长安那里,又能如何?就算侥幸没饿死,可一直这样下去,完全看不到头啊,去大炎,有奔头!”

“可是,我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蒲县,哎,罢了,都快要饿死了,是我给祖宗丢人了,我也去大炎吧。”

“…….”

不少百姓纷纷喝道。

这里,有些混乱。

有些嘈杂。

也成了寂静的蒲县中,些许有点人气的地方。

这么多天,整个蒲县都快要成为了死地。

因为饿,大家都不说话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

安静的大街上,突然也想起了吆喝声。

“卖报,卖报!”

“大炎周报最新的一期,一份只要一文钱,一文钱连一粒米都买不到,但是能给伱们提供一个好去处!”

“卖报卖报,大炎周报最新一期,大炎朝廷给咱们老百姓写了一封信啊,看一看啊,读一读啊!”

“大炎大炎,大炎的最新消息,咱们老百姓都要看一看,大炎朝廷可一直牵挂着咱们青州呢!”

“…….”

那一个个卖的小贩,再次走向了街头。

这一次光明正大,不像是之前那样偷偷摸摸了。

因为。

李世民禁止青州售卖大炎周报,所以之前一段时间里,这售卖的任务都是在私下完成。

而现在。

原因无他,因为蒲县的那些巡逻捕快们,也都饿的没有力气了。

自己都要活不下去了,谁还管朝廷任务?

“大炎周报?快过来,给我一份!”

“我也要!”

“…….”

当听到这样的吆喝之后,那些腹中饥饿蹲在墙根的百姓们,浑浊且有些发青,露着饥饿光芒的眼眸中。突然冒出了希望的光芒。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大唐朝廷不想着他们,但是大炎朝廷却想着自己。

而且,才一文钱!

正如这小贩所说,一文钱在现在的蒲县,连一粒米都买不到.!

“快,给我读读!”

“上面写的什么?”

“就是,快!读书人,念一念,大炎朝廷都说什么了。”

“…….”

不少不识字的百姓,都朝着那些买报纸的百姓,围了过去。

顿时,

蒲县竟焕发出了不小的生气。

百姓们,都期待的望向了报纸。

大炎!

大炎朝廷!

这时候。

一位看上去像是私塾先生的百姓,站起来,走到了前面。

一下子,他就吸引了不少百姓。

“各位,我来给大家宣读一下,大炎朝廷官员,写给咱们的信。”

这人清了清嗓子,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喝道。

“亲爱的青州汉人同胞们,我大炎知晓了青州所面临的灾难,心中悲痛不已,但因身份的愿意,却无法直接进行干预。”

“青州汉人百姓们,经过了数十年的动荡和抗争,才终于从隋朝末年混乱中,安定下来,可!新建立起来的大唐,并没有给青州的百姓,天下十州的百姓,带来兴盛和昌荣,相反,还和氏族门阀,沆瀣一气,对百姓苟政横暴,勾结土绅,大肆侵吞咱们百姓的土地和房屋!”

“十多年过去了,咱们青州的百姓,就是没有见到光明,仍旧是生活在黑暗中,挣扎在饿死的边缘。”

“去年,我大炎见幽州受灾受难,恨不得与百姓们站在一起,但!我大炎….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

“但,同胞们,我们是同胞啊,我大炎百姓见你们如此辛苦,便都答应打开国门,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你们!”

“去年蝗灾后,不少百姓留在了大炎,成为了大炎的一部分,但!我大炎知道,另一部分幽州百姓留在大唐,仍旧不太平,不安稳,甚是念之!”

“去年,幽州受灾,可氏族门阀却少见的团结起来,只想着自身利益,从未考虑过同胞们啊!”

“导致流民千里,饿殍遍地,但他们只是把粮食的价格抬上去,吃咱们同胞们的血肉,来填满他们的欲望!”

“去年,多少同胞离我们而去?一千?一万?还是两万?不好说,但我大炎相信,各位同胞心中是清楚的!”

“这一次蝗灾再次来临,但这么多天朝廷碌碌无为,士族门阀争相抬价,完全不把百姓放在眼中,记在心里!我大炎更是感到悲痛!”

“历朝历代,百姓的惨事多不胜数,我们应该寻得一些教训!历史教训我们,我们同胞必须紧密团结,大炎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只有如此,才能战胜这一次的灾难!”

“若是动摇妥协,对氏族门阀还抱有幻想,接下来,同胞们,我们还将会遭受到更惨痛的教训了!去年的事情,已经历历在目,今年,难道还要看着自己成为流民,家中妻儿老小,饿死在路上吗?”

“醒醒吧,同胞们,不要再对大唐朝廷抱有幻想了,不要再对氏族门阀抱有幻想了!”

“我们都是,我国陛下杨宽乃正统帝王,也拥有传国玉玺,我大炎陛下才是真正天命所归!并且我大炎陛下,立国于大炎,便是要继承尧舜之志,开天下万世之太平!”

“大炎和大唐,在渊源上是同一脉的,大炎相信你们也都有了解,在大炎这里,有着美好前途,既属于我们,也属于你们!”

“回来吧,回来吧!你们离开大炎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大炎是我们的,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

“时代在前进,形式在发展,我大炎全体官员相信,青州进入大炎后,我们会共同创造大炎空前未有的光辉灿烂的历史,大唐和士族门阀,迟早会被扫进垃圾桶里!”

“同胞万岁!百姓万岁!大炎….万岁!!!”

这人在读最后三句话时,声音已经彻底的破裂。

话音落下。

静!

寂静!

落针可闻!

鸦雀无声!

整个蒲县的大街,还有周围的百姓,全都没有一丝丝的声音。

他们全都傻了!

大炎….大炎一直在想着他们?

在念着他们吗?

是啊!

同胞!

大家都是汉人,并不是异族,而是他们的同胞!!

撇去大唐大厦这个区别,他们其实是一样的!

终于。

不知道过了多久,突然有人突然长啸:“大炎….大炎!大炎官员说的没错,和他们在一起,以后不说别的,肯定不会饿肚子了!”

“肯定不会了!”

“大炎万岁,陛下万岁!”

这声音一出。

整个蒲县大街,瞬间炸裂。

无数的百姓,全都沸腾了。

“大炎在等着咱们,大炎那边….原来一直都在等着咱们!”

“加入大炎!大炎说的没错,大唐和士族门阀,迟早都要被拉下来!.”

“对!既然如此,我们青州,隔壁跟着大唐?我们加入大炎也是一样的啊!大唐不管我们,士族门阀剥削我们,可是大炎不一样!”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