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第6章 舆论战场

目录

几名花魁娘子依次起誓,毅然加入朱敏铖的抗清事业中。

“咳咳,这首歌我唱一下,诸位大家听听。”

朱敏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几位花魁娘子不说别的,音律绝对都是顶级的,在真正的大家面前班门弄斧,属实让人有些难堪。

“啊啊啊啊啊~~啊,啊~~”

朱敏铖清了清嗓子,有些不太自信地哼唱起来。

几位花魁娘子一开始还有些慵懒,也有些不甚在意。但是随着朱敏铖哼唱的旋律一点点变得激昂,她们也纷纷坐直了身子。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一旦开了口,朱敏铖也就渐渐放了开来。

九世征战的经历,无比契合这首《精忠报国》,歌声在他口中有着别样的感染力。

最善音律的韩娘子瞪大了好看的凤眸,其他几人也纷纷愣住,就连屋外的丫鬟们也停住了脚步。

一众小娘子只觉一颗心砰砰直跳。

恨不能身为儿郎,提刀跨马北击胡虏。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息…”

周围渐次响起低低的啜泣声。

一众青楼女子此时眼眶通红,内心不禁有些彷徨。

家国破碎,乱世浮萍,真的还能北定中原还于旧都吗?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华夏要让四方来贺!”

歌声到此却又骤然变得慷慨激昂。

朱敏铖仿佛看到了那个为了抗击建奴九死其犹未悔的热血青年,他跨马提枪,向着北方一去不返。

歌声止,全场寂静无声。

半晌后。

“咳咳,咋样?”

朱敏铖有些不太确定地问道。

“啪啪啪..”

“太好听了!”

周围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众位女子抹着眼睛由衷赞叹。

“卧槽!”

朱敏铖这才发现偌大的房间内外已经站满了可爱的姑娘们。

“这是什么曲子,虽然听起来怪怪的,但是真的太好听了!”

“这首曲子直击人心,感染力真的很强,我要是男儿现在就去参军啦!”

“我也是!”

朱敏铖没想到这首歌对于小姑娘们竟然也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他将这首《精忠报国》拿出来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怂恿那些没有卵子的文人士大夫们也能为这个国家做出点贡献。

李贞丽深深看了朱敏铖一眼。

她吩咐人将一众婢女、小厮全部赶了出去,只留下四名花魁娘子。

“四郎,你啥时候会唱歌了呀?”

李双儿也被歌声吸引了过来。

“我会的可多了呢,晚上再教你,乖~”

朱敏铖敷衍一句,看向李贞丽,笑着问道:

“李姨,这样的歌我还有很多,我把曲子送给你,将媚香楼利润的两成给我用作军资如何?”

“五成。”

李贞丽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关于他的打算,李香君已经告知这位义母。

朱敏铖摸摸鼻子。

“大气!”

周娘子、赵娘子分别取过古琴、古筝,由韩娘子主唱、二人伴奏,竟是当场将这首精忠报国复制了出来。

虽然伴奏与前世有所不同,但是不得不说,周、赵二人的伴奏同样契合这首曲子。

“厉害了!”

朱敏铖默默比了个大拇指。

从小精心培养的花魁娘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真不是后世偶像速成班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明星能比拟的。

“这支曲子虽然很好听,但是一首曲子总会过时。”

赵娘子微蹙远山眉,胸前波涛起伏,略显忧愁地说道。

“谁说只有一首了?”

朱敏铖笑着反问道。

“君欲守土复开疆,血尤热,志四方,我为君擦拭缨枪,为君披戎装…”

朱敏铖的嗓音有些浑厚,变音后唱出来的感觉也有些古怪。

但是几名女子还是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目光灼灼地看向他。

“这支曲子,似乎就是站在一个青楼女子的视角上送别爱人上战场!”

韩娘子说着看向李双儿。

李双儿眼含热泪,深深看着朱敏铖。

“我唱战歌送君往,高唱,听,昨夜有建奴,叩我山海关…”

“…九州有烽火,江山千万里,烽火次第然…”

在朱敏铖的歌声里,众人仿佛看到建奴扣关,中原板荡,烽火席卷九州的惨烈景象。

“我梦君征战,君行一月梦君征战”

“我梦君归来,君行一年梦君归来”

“我梦君不还,君行五年梦君不还”

“我梦已不再,十年梦不在”

听着朱敏铖的歌声,李双儿已是哭得不能自已。

在这歌声里,她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苦等十年君不归的自己。或许在九次前世中,她就是在这样的等待中渐渐凋零。

气氛一时沉闷无比。

“我织一片明月光,愿为君司南…”

“闻君跃马提缨枪,逐建奴…”

与《精忠报国》一样,歌声同样是逐渐变得激昂、奋进,将百折不挠、九死未悔的真挚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如今我歌声已哑,难高歌,迎君还…”

“忽见君跨马提枪,旧衣冠,鬓却白…”

“且问,君可安康?”

白发将军,依然鲜衣怒马,壮怀激烈。

美人迟暮,却终与将军死生契阔。

家国情怀与深闺幽怨激烈碰撞,又完美融合在一起,让人情绪随着歌曲起伏跌宕。

相信每一位听过这首曲子的人,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股冲动。

一股跃马提枪驱逐建奴,建功立业报效家国,得胜归来与美人共白首的冲动。

李双儿靠在赵娘子怀里哭得梨花带雨。

朱敏铖看得心疼不已。

他干脆将后面几首歌一股脑唱了出来。

“谁留取一片丹心名垂千古…”

“谁少小封狼居胥开疆拓土…”

“谁醉里挑灯看剑梦归征途…”

“谁一生南征北战八千里路…”

“万里山河都踏过,天下又入谁手…”

“纵然一去不回,此战又如何…”

“风卷残骑裂甲,血染万里黄沙,成败笑谈之间,与青史留下…”

一首首或慷慨激昂,或凄美悲凉的古风歌曲响起。

无论曲风如何,它们无一不是能够激发人们的血性和对建奴的仇恨。相信随着建奴入关、皇帝殉难的消息传开,它们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舆论战,虽然没有硝烟,却也可杀人于无形。

朱敏铖唱完以后,几位花魁娘子立刻沉浸到二创的热情中来。他则一边与李双儿说着话,一边在纸上快速写着。

光有歌曲咋够,不来点视觉冲击,大家伙能对建奴产生足够的仇恨?

生动刻画出建奴残暴不仁形象的舞台剧,安排!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