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华娱05,我们的科幻电影宇宙

第十二章 如此宣传(求追读)

目录

自己是不是太过谨慎了一点呢?

这种求稳,怕麻烦,不想惹事情,下意识的就想要回避的心态,是不是小市民的心态在作祟?

王皓在短暂的思考过程中,就对自己如今的心态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

这并非是他主观的意图,倒更像是今生因为长久的观影拉片训练,琢磨电影演员情感和逻辑而养成的潜意识习惯。

而当这种自我剖析的想法一冒出来,王皓几乎是脱口而出地说道:

“好,我答应你,比就比,到时候现场投票,看看谁的电影更胜一筹!”

此话一出,一股豪气顿时就充盈着他的整个胸膛,那种畅快就好像三伏天喝下了一杯冰凉解渴的快乐水,打了一个大大的嗝。

自己堂堂一个重生者,还能怕一个毛头小伙子不成。

况且文艺创作者想要有所作为,就得把生活也当成一场电影。

创作可以低到尘埃里去接地气,处事却是要学会站在聚光灯下,向大众展现自己。

君不见,冯大炮那些名导演哪次电影上映不提前弄出点大动静来,炒作也同样是影视行业的一部分。

酒香也怕巷子深,一部电影再好,也得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不然谁知道你是个什么玩意儿。

而今天的这个事情,虽然只是一个巧合,一场意外,但心态调整过来的王皓,立刻就把握住了其中所蕴藏的机会。

隔空开炮,掀起骂战,制造对立,登上热搜头条,然后吸引大众目光,这是许多电影上映前都会玩的手段。

观众们吃瓜看热闹,导演投资方收获流量,可以说是双赢。

王皓不知道马博这是误打误撞,还是故意而为,反正对于他这种没有名气的新人来说,事情闹得这么大,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

要知道,他准备拍摄的可是电视电影。

这种放映载体有好有坏,好处是作为播放渠道的电影频道收视率极高,无需进行宣传就能将电影传播到千家万户,这可以说是帮他省下了一大笔宣传经费。

然而坏处是,没有了宣传,他王皓作为导演的名头就打不出来。

观众们即便在电视台上看到了好看的电影,又有谁会去特意关注拍摄这部电影的导演呢。

所以想明白了这点的王皓,立刻就转变了心态,开始“配合”起马博来。

既然要玩,那就玩个大的。

“不过光是这样,没什么意思啊,我看不如给这场比试,增添点彩头怎么样?”

“什么彩头?”马博下意识地问道。

王皓微微一笑,本来准备提个比较出格的要求,例如当众喊声“爸爸”什么的。

然而话到了嘴边,最终却还是因为“杀人不过头点地”的思想而改成了“输的人,就在学校大门口亲自拉着横幅,横幅上面嘛,就写着‘我不如某某某’好了。”

“没问题!”

马博答应地十分爽快,在他看来,拥有那么多资金的自己是不可能输的。

而王皓自然也是拥有着同样的自信。

双方没有就此事签合同按手印,反正现场这么多人,明天这事说不定就传遍了整个京影校园。

到时候若是有人敢反悔,只怕损失的可就不只是一点面子,而是整个人的信誉了。

…………

一场闹剧,发生得快,消散得也快。

随着涉事双方的当事人一齐离开,原本拥挤的京影校门口,也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只不过那些散开的众人,嘴里还在议论着刚才的事情。

而伴随着某个好事之徒将此事上传到了京影内部的校园网上,王皓的名字,也开始在学生们中间流传开来。

对于此事,心思全部倾注到电影项目上的王皓自然是不知道的。

在顺路去食堂吃过了晚饭以后,回到宿舍的王皓当即就打开了电脑。

或许是因为临近毕业季的原因,宿舍里的舍友们都各自有事情需要去操心,此刻屋里空无一人,这倒是给了王皓一个能够安静思考的和谐氛围。

输入密码,点开“科幻电影宇宙”系列文件夹,点开“第一阶段电影”,再打开命名为“1”的文档,一个简洁的剧本封面就这样出现在了王皓的面前,

“哒哒-哒”!

清脆的键盘敲击声在寂静的宿舍中响起,空白的剧本封面上,被王皓打上了《活埋》这两个字,然后想了想,又在这前面加上了《心迷宫》的系列主标题。

没错,这就是他思虑再三后选择的“科幻电影宇宙”初始篇章。

在数天之前,王皓刚刚穿越重生,发现自己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的身份之后。

一开始他也仅仅只是想学习一下那些华娱小说中的常规操作,当个文抄公,拍拍熟悉的电影。

当时他的选择,就是这部在未来由西班牙导演于2010所拍摄的低成本悬疑、惊悚片——《活埋》。

没办法,毕竟学期临近结束,前身原来的剧本又狗屁不通,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想要自己在短时间内原创一个剧本,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只有借鉴和利用前世人家成熟的剧本,方才能快速解决问题。

然而在平复了穿越的激动与彷徨,做出了合适的选择之后,王皓的心中终究还是有些意难平。

在他穿越的前世,正是华夏电影发展到高峰之后的低谷时期。

影视市场投资低迷,观众对国产电影万分嫌弃,粗制滥造充斥着大银幕,流量爱豆在资本的裹挟下,对大众的审美发动一轮又一轮的挑战。

在那种情况下,即便是像《流浪2》这样优秀的,且还是大热电影续集的国产科幻大片,其票房结果也还是比不过受资本青睐,口碑低了不止一筹的剧本杀电影。

究其原因,还不是市场如此,你又能怎样?

华夏电影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弯路,并且被资本裹挟着渐行渐远。

其所展现出来的繁荣,数十亿的票房成绩,也只是得益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本身的日益富裕。

但这并不能掩盖华夏整体电影工业实力的落后,也并不能掩盖其内部的老朽与腐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