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师诸葛亮

第四十一章 火船、曹贼

目录

“师伯,大殿议事,小侄不够恭敬,还请师伯见谅。”

“无妨,你我各为其主,理应如此。”

趁着天色还早,姜阳邀请诸葛瑾出来随便走走。

“贤侄,经此一役,你必将名扬四海,舍弟收你为徒,实乃慧眼识珠。”

“师伯过誉,小侄虽得师父指点,但所学尚浅,还需向师伯学习。小侄正有一事不解,欲请教师伯,不知师伯对荆州大势有何看法?”

诸葛瑾沉吟片刻:“如今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荆州之势,就是天下大势的缩影。

魏国势大,人才济济,非我东吴与蜀汉所能单独抗衡。我东吴虽富庶,但兵力不足,需与蜀汉联手,方能共抗强魏。”

姜阳点点头:“师伯所言极是,师父当年在南阳,早已定下联吴抗魏之策,小侄亦认为此策方是正途。

只是,因为关将军旧事,朝中诸位将军皆不信任孙吴,欲联魏吞吴者不在少数。

陛下也因为关将军,更希望伐吴。

若不是曹贼乃窃汉者,加上小侄苦劝,只怕师伯刚到秭归,就被陛下赶了回去。

小侄接连不敬,实在是有难言的苦衷。

只求师伯莫怪。”

说完,姜阳挤下两滴眼泪,又赶紧擦掉,仿佛受了极大的委屈,却不想家中长辈担忧。

诸葛瑾长叹一口气。

两国新仇旧恨叠加,若说蜀汉之人一点怨气没有,他也是不信的。

这几天他在蜀军营中,没少挨白眼儿。

他愈发理解姜阳的难处。

“贤侄辛苦,师伯从未怪罪于你。”

“师伯不怪罪就好,只要能匡扶汉室,小侄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说完这话,姜阳不再言语,只陪着诸葛瑾默默走路,观赏沿途风景,仿佛今天邀诸葛瑾出来,就只是为了解开双方的心结。

可诸葛瑾没有这么悠闲,据潜伏在曹魏的细作来报,徐州、合肥的魏军也有异动。

若是曹丕三路伐吴,蜀汉再与之联合,东吴休矣。

思索片刻,诸葛警小心翼翼问道:“不知陛下可已下定决心?”

姜阳摇摇头:“联魏吞吴,虽然必定成功,收获的城池也更多。可毕竟于名声有损,也要防范曹贼做大,并不十分明智。”

诸葛瑾连连点头:“当然如此!当然如此!应当联吴抗魏!”

“可联吴抗魏,魏军势大,我大汉士卒必定损失惨重。更有甚者,击退曹贼,孙吴又背信弃义,攻伐我大汉,岂不是养虎为患,自作自受?”

“这不可能,两国既为盟友,江东岂会如此。”诸葛瑾连忙辩解。

姜阳只是静静看着他,不说话。

那眼神仿佛在说:师伯您老人家是不是记性不太好?

诸葛瑾被姜阳盯得越来越没有底气,只好讪讪一笑。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姜阳不由自主说出这句经典名言。

诸葛瑾一听,浑身一震。

可不就是如此?

当年赤壁一战,孙刘可联合抗曹;为取荆州,孙吴又在曹刘大战之时背后偷袭。

不仅三国之间如此。

那江东各家族之间,不也是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闹剧?

更早的各路军阀,哪一个不是见利忘义?

既然如此。

谁能保证击退曹贼后孙刘不重新反目?

谁能保证刘备不与曹贼合作吞吴?

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充斥在诸葛瑾的全身。

他对姜阳的评价也愈高,已不敢以长辈自居,弯腰拱手。

“仲贤先生智慧无双,一句话道尽这世间百态,瑾佩服万分。”

姜阳见状,连忙侧到一边不受,亦双手作揖。

“师伯谬赞!有感而发,不足挂齿。”

“江东要如何才能取信于大汉,还请赐教。”诸葛瑾再拜。

姜阳双手扶起诸葛瑾,紧紧握着他的手:“小侄早已明示,师伯为何还要发问?”

“还请先生解惑。”

姜阳指一指长江:“大汉所惧,不过是东吴水师。早前要不是水师不及陆逊,又岂会被他火烧连营?”

师伯,我索要战船,完全是为了东吴着想,你们咋就不理解我的苦心呢?

这句话,姜阳没好意思说出口。

不过诸葛瑾何等聪慧,自然一下就想到了,难怪姜阳一直说战船代表了东吴的诚意。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贤侄,师伯回去,自当禀明至尊,说清利害,两家永结同盟。”

“师伯高义,小侄为天下苍生,拜谢师伯。”

说完,姜阳对诸葛瑾深深一拜。

起身后,姜阳把手放在背后,隐秘地做了个动作。

然后陪着诸葛瑾谈天说地,继续散步,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处河湾位置。

“站住!军事机密之地,不得擅闯!来者何人,报上名来。”

一小校领着一队士卒,远远的对冲着姜阳的人大喊。

“何勇,瞎了你的狗眼,连我也不认识了吗?”

姜阳训斥一句,转身拉着诸葛瑾就要离开。

“师伯,快走,是我大汉军事重镇。都怪小侄,每天到此,走习惯了。”

诸葛瑾哪能放弃这样的机会,连忙扭头过去看,除了远处有一片扎在杆子上的小旗,没有任何东西。

就在这时,二十余艘十来米长的小船,从远处驶来,要拐进河湾里。

船上都立着一根桅杆,上面插着一支小旗,与之前的一模一样。

姜阳作势要去蒙诸葛瑾的眼睛。

被诸葛瑾躲过。

这船别人可能不认得,怎么瞒得过诸葛瑾,他可是一直跟水师战船打交道的。

那分明是火船,当年火烧赤壁,就是用的这玩意儿。

诸葛瑾再回头一望,远处那一片小旗,怕有上千面。

这意味着,蜀汉有上千艘火船。

诸葛瑾当下大惊。

“贤侄!这是?”

“唉,师伯,何苦一定要看?”

说完,姜阳大手一挥,远处的那队士卒猛的冲了过来。

“贤侄欲杀师伯?”

“师伯放心,小侄绝不敢如此。只是要请师伯委屈一下,在小侄这里多住些时日。”

诸葛瑾一听,反身就跑。

不料姜阳早有防备,一把扑倒,然后被赶来的将士牢牢困住。

另一边,骆统和张温恰巧被相熟的蜀将邀约出来,又恰巧看到一队身穿曹魏服饰的人鬼鬼祟祟进城。

两人对视一眼,皆在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和骇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