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五年学修车,三年全球卖真理

第16章 没人比我更懂……

目录

【当前据点部署设备:大疆Mavic3无人机-多光谱版,T34-85坦克】

【剩余可部署数量:1】

【当前据点存放设备:大疆Mavic3无人机-多光谱版】

刘天阳打开面板,开始探查周围的环境。

无人机到的要比五轴机床早两天,他没有浪费每天一次的捕捉机会,直接把两架大疆Mavic3收入囊中。

和坦克一样,这架无人机在聚点范围内不仅不会损坏,而且即便不装电池也能持续滞留在空中。

商用电力虽然无法承受坦克那数百千瓦的功耗,但供应个无人机还是简简单单毫无问题的。

使用无人机的可见光和红外探头对周围环境做了细致的检查,确认没有其他人之后,刘天阳把手放在五轴机床之上。

【BrotherSPEEDIOM140X2双平台车铣复合五轴加工中心】

【捕捉级别:9】

【五轴加工范围:200x440x305mm,YZ平面120°~-30°,XY平面0~360°】

【刀具最大直径:80mm】

【刀具最大长度:200mm】

【刀具……】

【可捕捉】

一长串信息立刻出现在刘天阳的面前,几乎跟一开始捕捉T34坦克时弹出的故障页面一样多。

不愧是人类目前机械加工最强大的工具之一,不过即便如此也只有9级,真不知道那些更高等级的设备在系统的催化下又能发挥什么能力。

刘天阳这些天专门测试了身边大部分东西的捕捉等级,令他没想到的是,那个刚升级过的电脑居然等级最高。

足足有13级,超出了当前刘天阳的捕捉上限,摸上去甚至一点反应都没有。

【捕捉完毕】

立刻将收进终端的五轴机床部署在修车间内,刚才还毫无动静的铁家伙在能量投送器的驱动下,嗡嗡响了起来。

驱动这个机床所需的功率为10kw,以目前这个屋子的电力情况,供应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

当然,再加一个就不行了,毕竟刘天阳之前修车用的那些家伙事并不是电老虎,整个工房电力供应留得裕度并不是很大。

重温了一遍上午阿列克谢教的内容,刘天阳成功启动了这台机床,并且运行了开机自检程序。

“主轴电机控制器:正常

工作台电机控制器:正常

系统核心组件:正常

……”

居然还是中文,这让刘天阳对于陈令从哪里搞来的机床顿时好奇起来。

难道是走绥芬关口清关运进来的?

不太可能,对于这帮老毛子的清关速度,刘天阳清楚的很,国内有些地方虽然需要花钱,但至少办事办的很利索。

但在这里,在Russia,收钱不办事,才是常态。

不过这样的念头在他脑海里只是一闪而过,现在最关键的,还是一点一点,把面前这个五轴机床,全部搞懂!

【能量:300/300】

手工操作台的能量,全满。

万事俱备,只欠动手。

刘天阳关闭机床,停止供电,立刻开始了拆解工作。

主轴刀具夹具……

主轴马达……

切削马达……

传动轴……

数控计算机……

定位丝杠……

红外定位门……

刘天阳如庖丁解牛一般,把机床上的一个个零件全部拆了下来,放在一旁早已清理好的桌子上。

如此流畅的操作,其中大部分还是要归功于上午阿列克谢的讲解。

虽然列先科的那台五轴机床已经是十多年的老古董了,但核心结构跟这台M140X2并没有太大区别,其都是双平台架构的。

不仅如此,随着拆解的不断深入,很多上午听讲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浮现在刘天阳的脑海里。

他现在就好像在按图索骥,完成一张无比巨大的拼图一样。

已有的知识指引着刘天阳朝正确的方向前进,而在实践中,新的知识又不断涌现,补全着那张巨大的拼图。

20mm滚珠丝杠,导程:5mm,牙型:渐开线+圆弧,精度等级:C0,轴间间隙:0.01mm……

拿着刚从机床上拆下来的传动丝杠,刘天阳的脑海里便浮现出这根丝杠的所有参数。

不仅如此,在他的视野里,那个螺母此刻就好像被半剖了一般,将其中的结构毫无保留的展现在刘天阳面前。

轻轻转动螺母,其中的滚珠丝滑的在丝杠的牙型里滚动,钢珠与丝杠挤压的压力仿佛颜料一般染遍整个丝杠。

接触点的压力最大,呈现出红色,而距离接触点不过2mm的地方,应力便衰减为0,呈现出黑色。

不过只是这样还是显得有些慢了,刘天阳把丝杠横着放在手上,心里确定了想要测量的参数。

丝杠上的颜色瞬间发生了变化,只不过和刚刚的应力图不一样,这一次大部分地方的颜色都一样,只有个别地方出现了不和谐之处。

在系统的帮助下,刘天阳直接获取到了这根丝杠每一道螺纹渐开线,每一个加工尺寸的偏差大小。

心中一转,一个比刚刚详细的多的参数表便被刘天阳算了出来。

“哼,小日子,果然不老实。”

只是一扫,刘天阳便发现这个参数表跟刚刚那个有冲突之处。

C0级的传动精度要求丝杠每300mm导程的误差小于±5μm,这跟丝杠大部分地方的误差都在±3μm左右,的确满足标准的要求。

但在个别地方,尤其是刘天阳刚刚测量出的有明显加工偏差之处,其每300mm误差甚至超过了8μm,这几乎已经快掉到C3级别的精度了。

这种问题放到别人手上基本没有被查出来的可能性,毕竟其只是加工台的一个定位丝杠,而且误差也不是很大。

但面对刘天阳的火眼金睛,面前这个机床中的所有细节都无所遁形。

齿轮副的啮合变形量,红外测距装置的精度,主轴刀具的强度,电机的PID控制响应波动……

经过整整一宿的拆卸再组装,刘天阳此时可以肯定的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他更懂这台五轴机床!

第二天一早,当刘天阳顶着两个熊猫眼出现在阿列克谢面前时,后者虽然依然面无表情,心中却出现一点波动。

‘这小子,看来昨天回去也没闲着,应该是熬了一宿在复习上午学的东西。’

‘算了,我就再讲一遍吧。’

“伊万诺夫斯基先生,这部分昨天已经讲过了,不需要再重复了,请开始接下来的计划吧。”

“您可以再快一点的,我能接受。”

面对刘天阳的话,阿列克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