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五年学修车,三年全球卖真理

第49章 神照无人机

目录

和李福生吃完饭之后,一连过了几天,刘天阳都过着办公室-寝室两点一线的生活,就连吃的饭都是别人专门送过来的。

马清运第二天就把无人机模块的初步选型和布局方案送到了刘天阳手里,而他要做的,就是对大小两种无人机进行优化。

“大的无人机需要挂载的设备有点多,而且对续航要求也很高,只能舍弃一点性能了。”

飞行载荷寸克寸金,电池和续航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

就好比动辄几百吨的火箭,其中却只有几十吨是有效载荷一般,无人机也是如此,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续航和载荷功率。

电池,已经成了无人机的最大短板。

刘天阳不是没有想过采用油机作为动力,但相比可以随时更换电池,而且易于维护的电动无人机。

那些零件极为精巧的小型发动机,在严苛的战场环境下,实在是有些金贵了。

“唔,续航50分钟,差不多是优化的极限了。”

刘天阳看着刚完成的无人机布局和结构设计,满意的点了点头。

和市面上那些标称一个小时,实际上即便是悬停不机动也只能飞到差不多四十多分钟的无人机不同。

这50分钟可是在开启激光驾束制导的前提下算出来的,若是无人机只是悬空用摄像头侦查,其能飞行的时间还会更长。

最麻烦的制导无人机设计完毕,剩下的自杀式FPV就简单多了。

毕竟作为一次性用品,结构强度方面完全就是能用就行。

刘天阳把轻量化做到了极致,又舍弃了颇占空间的摄像头模组和图传模块,不仅承载能力和速度比市面上同类无人机高出一大截。

最关键的是成本也极为低廉,几乎干到了百元级的水平。

“我在设计无人机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一点,正好借这次机会,给大家讲一下。”

红星玩具厂的会议室内,吴奇,李福生,还有马清运此刻都坐在台下,听刘天阳在上面介绍两个无人机的设计方案。

“作为一款面向北方客户的产品,要想卖的好,咱们必须要有一个好听的、能说服人的故事才行。”

“毕竟这东西,可是要正经用在战场上的。”

刘天阳用激光笔指着幕布上的一个看上去土不啦叽,圆圆的筒子。

“这个东西,大家应该都认识吧。”

“哈哈,迫击炮嘛!”吴奇笑了笑,“以前好奇的紧,还让老毛子带着我打了好几发。”

“真是摸了才知道,120迫的炮弹都特娘有一個人重了,根本抱不动。”

刘天阳在幻灯片里放的图片,正是当前俄罗斯装备的制式迫击炮,82口径步兵班用迫击炮。

在做不到像米国那样一个电话打来空中炮艇洗地的豪横之事后,迫击炮自然就成了老毛子步兵在战场上机动穿插时的最好帮手。

曲射火力,易于携带,使用方便,杀伤范围也大,只要能定位到敌军的位置,一个成熟的步兵班组只需要一轮试射便能把十几公斤重的炮弹扔到对面脑门上。

可刘天阳接下来的话,却让其他几个人当场愣住了。

“我们设计的无人机,最终目标就是彻底取代这种武器!”

取代迫击炮?

这怎么可能?

迫击炮的诸多优点让那些所谓的高科技武器都无法代替它的位置,现在刘天阳居然敢说自己设计的小无人机能颠覆其地位。

简直是可笑!

不过他随后的讲解,却让吴奇,李福生和马清运三人陷入了沉思。

“有着制导无人机的指引,我们的小型FPV完全可以做到批量投放,批量打击,只需要少数步兵便可以完成以前多个飞手才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新的操作方式对于飞手的的操作能力要求很简单,其既不需要戴着FPV眼镜在高速状态下追寻敌方位置。”

“也不用扛着低空断断续续的信号完成打击,在我们这套新装备的体系下,他只需要用激光指着对方,FPV无人机就能准确的找到敌人的脑壳。”

“如此精准,快速的火力,替代迫击炮的地位,在我看来,并不是一句空话!”

一套装备完成侦查,打击,毁伤判断和拍视频多种功能,这就是刘天阳如此放话的底气。

“所以我建议在跟客户宣传的时候,应该以体系作战为噱头,拿两种无人机合在一起讲。”

“为此,就连命名我也没有分开,不过如果大家有更好的想法,可以提一下。”

刘天阳切换幻灯片,放出一张两种无人机协同打击躲在战壕中敌人的示意图,上面正写着这套无人机系统的名字。

“神照!”

对于刘天阳的命名品味,场上的几个人都没有发表什么看法。

毕竟这套无人机系统整体框架和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他自己完成的,想怎么命名都可以。

不过在无人机的应用前景上,李福生却是有了点疑问。

他之前在和其他学院老师交流激光驾束的时候曾谈论过如今战场上各个装备的应用情况,那个搞反坦克导弹的老师说了很多独特的见解。

例如他自己搞的东西很可能就是第一个被无人机给扫进垃圾堆的东西。

毕竟和必须要获取准确位置才能打击,而且还要时刻保持预先攻击状态的单兵反坦克导弹不同。

无人机具备高滞空时间,发现即打击,强生存能力等多方面的特性,而且现如今战场上的玩法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一个便宜的穿梭机,装了枚老式RPG弹头,就能凭借着自身的机动性,以灌顶的方式无视主战坦克的各种装甲。

直接把车子里的人做成烤鱿鱼或者铁锅炖大鹅,这步兵反坦克筒子还怎么用嘛!

不过即便如此推崇,那个教授也不认为无人机就是万能的。

其中他就特意点到如今俄乌战场上最常见的用法——用无人机去炸步兵。

这位和兵器工业有多个项目合作,曾深入探讨过一些前沿装备论证的老师认为。

这种使用方式大行其道,主要就是因为大毛二毛两家人实在是太菜了。

随便换东西某两大国上场,哪还轮得到步兵蹲在前线,用VR眼镜开着无人机去炸人啊。

如此紧密的战线,只要敢暴露位置,两分钟之内天灵盖恐怕就要被人给掀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