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频道 > 穿越北宋末年

第四十八章结拜

目录

诗曰:

结友须忠信,天天一省思。

丹诚如切切,挚爱便怡怡。

义气通肝胆,仁心照爀曦。

广交贤德士,谊重乐滋滋。

结拜,雅称义结金兰,俗称结义,换帖等,是民间同年人结为兄弟般关系的一种形式。

源于三国时代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生死与共兄弟的故事,后来,人们崇拜之,继而仿效之,即志趣,性格等相近,互相投缘的人,通过一定的形式,结为兄弟般的关系,生活上互相关心,支持帮助,遇事互相照应,久而久之,遂演变成一种具有人文色彩的礼仪习俗。

这是友情的升华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定格,贯穿著儒家义的思想,填充于亲情与友情之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

结义有规范性的礼仪程序,即以自愿为基础,通过协商,同意,选择吉日良辰,在一个大家都认为较适宜的地方,如祠堂等,上挂关公等神像,下摆三牲祭品,即猪肉,鱼,蛋,按人数计算,每人一粒,以一只活鸡,男结拜为公鸡,女结拜为雌鸡,一碗红酒和,金兰谱,也称立誓言,内容附后,金兰谱,每人一份,按年龄大小为序写上各人名字,并按手印。

仪式开始后,每人拿一炷香和金兰谱,然后,把鸡宰了,鸡血滴入红酒中,每人左手中指女人右手中指用针尖刺破,把血也滴入红酒中,搅拌均匀,先洒三滴于地上,最后以年龄大小为序,每人喝一口,剩下的放在关公神像前,这种形式,有的也叫歃血立盟。

结义者不分男女老少,人数无限定,但必须是奇数,同年人同性结拜,男的称兄弟,女的称姐妹,一般青少年时期进行,多为志趣相投,或同病相怜或是各有所求。

旧社会结拜礼节习俗较多,是宗亲者不结拜,是姻亲者不结拜,有辈份差别者不结拜,八字不合者不结拜,破族规者不结拜,以前族内如与别宗族结怨,立誓定规不与某族结好,婚娶等的族规,没通过盟誓仪式者不算正式结拜等等。

随著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高,人们认为只要彼此好相处,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当然现实中尚有部分结拜的青年人,对旧时礼节相对淡薄,仪式一般从简,多以口头盟誓为主,隆重者则在关公神像,祖师公庙或神明面前按礼仪习俗举行盟誓。

要结为盟友的青年人在结拜前一般须经各方家长同意,因为长辈阅历较丰富,比较慎重。

结拜仪式后,参与结拜人之间即以兄弟称呼,有的在称呼前加契,兰,谊等字,也有俗称为老大,老二,老三意味著生死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凡遇婚丧喜庆,过年过节等,均以兄弟关系来往。

为何古人结拜要喝血酒烧三把半香?

先说喝血酒,大家知道,中国一直是一个人情社会,在人情社会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是血缘关系,所以,要结拜异姓兄弟时,就要把血滴到同一只酒碗里,然后大家把这碗酒分喝了。

这样做,象征的意思是:从此大家就有血缘关系了,血酒中的血,一般是动物的血,比如鸡血。

但也有用人血的——用刀划破指尖,滴血入碗,其实在先秦时期,就有这个仪式的雏形了,我们所说的,两国之间,罢兵休战,歃血为盟,就有点这个意思。

再说烧香。要烧三把半香。

这三把半香,是有来历的。

头把香,效法羊角哀、左伯桃结成生死之交,这把香叫做仁义香;

二把香,效法桃园三结义,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把香叫做忠义香;

三把香,效法梁山一百零八将,这把香叫做侠义香;

半把香,义气不寻常,单雄信不投唐,秦琼泣血哭留半把香。

这个故事是讲秦琼在早年间落魄时得到单雄信的许多帮助,后来秦琼在李渊处做了将军,但单雄信和李渊有仇,李渊登基后,单雄信被抓。秦琼求情无效,在单雄信临刑前,秦琼割下自己的股肉给单雄信下酒,表示朋友的真诚。因为秦琼做不到舍命为友,只能说得有仁无义,所以这半把香叫做有仁无义香。

之所以专门要有这半把香,可能是对结拜兄弟之间的要求如果不能做到像前三把香一样,那至少也要做到半把香,这是最后的底限。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