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护林:发家从举报罪犯开始

第18章 货车到手,搬家了

目录

苏然和爷爷吃过早饭后,便商量着一起去县里看车。

“爷爷,今天没啥事,咱们休息一天去县里吧。”苏然收拾着碗筷,将没吃完的面放进了厨房。

“买车的话你自己去就行了,”爷爷正在外面用柴刀将发芽的土豆切成小块,“我还有事。”

虽然爸妈每个月都会给爷爷打两千块的生活费,但这钱老爷子从来都不用。

都是攒着靠自己种植小麦玉米自食其力。

现在是一月份,小麦和玉米需要春天才能播种,爷爷想着年前先把土豆种在大棚里,这样开春土豆就刚好丰收。

那时候不光能卖一笔钱,还能屯下不少粮食。

“爷爷,我一个人去也挺无聊的,而且我没啥主见,不知道买什么车好,您比我老道,还能帮我砍价不是?”

苏然当然清楚自己要买什么车,而且砍价也砍不了多少钱,之所以这样说就是想说服老爷子。

“哎,”爷爷叹了口气,还是因为宠爱自己的孙子,将筐里的土豆和柴刀放在了家里,“那咱们走吧。”

苏然笑了起来,就知道这样准能行。

他再清楚不过老爷子的性格了,看上去严肃但对小辈非常好。

是那种不用言语表现,而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苏然甚至知道,爷爷把老爸老妈每月给的钱攒起来,都是用来以后给自己买房娶媳妇的。

大概是距离年关越来越近,天气也开始变得更加冷。

苏然都有些后悔把老爷子叫来了。

但一想到爷爷很少去县里转转,苏然又觉得这样也挺好。

“清权啊,这是去镇上?”

路上,有不少七家桥村民和爷爷打着招呼,爷爷也笑着回应。

苏清权,这是爷爷的名字。

爸爸小时候问过爷爷,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那时候爸爸还小,并不知道有些名字一眼就能看出其所带的含义。

就像清权意味着手握权力,但依旧清廉。

爷爷并没有告诉爸爸是为什么。

或许这是爷爷心里的遗憾吧。

毕竟谁也想不到,父亲在名字上给予了那么大的厚望,而他只是当了一辈子的农民。

这可能也是爷爷给爸爸起名叫苏务农的原因。

“你爸最近工作怎么样,忙不忙?”坐在车斗里的爷爷问道。

“能忙啥,他就一小主任管不了多少事,您老就别担心了。”

这才是苏然觉得最好笑的地方。

爷爷期望爸爸做个普通的农民平淡快乐的过完一生。

没料到心有鸿鹄之志的老爸,硬生生从小乡村走到了大城市成为了街道主任。

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他们俩人的人生和名字是截然相反的。

大抵是因为如此,爷爷也不再看中名字的寓意了。

所以他才给苏然起了这个名字,只希望他是一个诚信正直的人,不管做什么的好。

县里不同镇上,年轻人比较多。

尤其是最近放寒假,不少大学生也回家了。

路上人来车往,苏然踩着三轮车上还坐着个老爷子回头率很高。

那些人心里想的都是年轻人长的挺帅,就是没什么钱。

苏然并不觉得丢脸。

大抵是因为自己身上有三十多万,让他打心底就硬气。

而且他早已经过了为别人看法而活的年纪。

三轮车直接开到了农贸汽车市场。

这里有不少大型农业车售卖。

自然也少不了货车。

“小老板,要看车吗?”

三轮刚停下,老板就从里面跑了出来给苏然递烟。

“嗯,想买辆能拉货的,耐操的车。”

大概是因为现在大家赚钱都难,老板对苏然这个送上来的客户极为珍惜。

鞍前马后的倒水送茶,然后又带他看了一圈最新款式的货车。

“小兄弟,如果你是要拉货,还想用的久,那这个最新款的五菱绝对适合你。”

老板笑得谄媚,但好听的话谁都能说。

“我能上去坐坐吗?”

“当然可以。”

老板亲自将车门打开,苏然坐上去握住方向盘体验了一下。

座椅很舒适,方向盘也顺手。

车载空调是必备的,而且主控还有一块不小的屏幕。

这倒是让苏然有点意外。

老板这时夸赞道:“这车最近卖的可火了,客货两用,个体户拉货神器,动力足还省油,堪称蓝牌货车天花板,真正的国产之光!”

苏然对爷爷说道:“爷爷你也上来试试吧。”

老板很有眼力见,赶忙搀扶着老爷子坐到了副驾驶。

爷爷身体还硬朗,还不至于到上个车还要人扶的地步,但这老板确实把顾客是上帝这句话给贯彻到家了。

要知道苏然大学考完驾照后,老爸说要出钱给他买辆代步车,要他先自己去看看车。

当时四儿子那群人对他这个穷学生爱答不理的,把苏然气的掉头就走了。

“怎么样爷爷?”

“嗯,挺不错的。”

爷爷躺在车椅上,显得非常享受。

其实这种货车也没那么舒服,根本不如几十万的轿车,但踩惯三轮的爷爷就是觉得好。

“五菱面包车确实耐操,以前就看过一个视频,面包车旧的都快散架了,连底盘都破了个大洞还能开的飞起。”

“那是当然,我老赵做生意还是很讲诚信的,这车要是不好我绝不会推荐给你。要是三年内这车你开坏了,我直接给你换个新的都成!”

老板敢说,苏然还不敢答应,不过这货车确实很满意,拉货也多,还省油。

价格也只要六万七。

“那行,就这辆吧。”苏然下定了决心。

老板顿时喜笑颜开,带着苏然去签合同了。

等交完了钱,苏然又去办了临牌和相关手续,加上上保险,前前后后也差不多花了七万出头。

回去时,苏然和爷爷把那辆三轮车也给抬到了货车上。

苏然觉得自己买车这个决定就没有错。

而且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

来之前爷孙俩冷的跟孙子似的。

回去的路上空调一开简直不要太舒服。

途径大庆镇苏然又找了几个施工师傅。

车买了,接下来就是准备翻新房屋。

苏然没找装修公司,那玩意坑钱的很。

而且农村小平房自己找人一样能翻新好,不需要装修公司的全屋定制。

档次什么的,对现在的苏然来说都多余了。

几个小工师傅互相推荐介绍很快就凑齐了一支水电建筑施工队,谈好了价钱,商量好自己想要的效果,师傅们在当天晚上就开始动工了。

爷爷家的东西其实不多,大大小小放在货车上还留有差不多一半的空间。

房屋翻新铺设地暖这些做完最快都要两个星期。

所以这段时间苏然和爷爷只能白天在外面搭好的棚子里住,晚上就睡在车里。

陈思思照常吃完饭后过来找苏然玩,看到房屋正在装修,爷俩睡在车里顿时觉得这样也太将就了。

陈思思敲响车窗:“苏然,你怎么能睡在车里啊。”

打下车窗,苏然表示没什么大不了。

陈思思白了他一眼:“我不是说你啊,你年轻睡哪都行,但是爷爷这么大年纪了,睡车里能好吗?”

老爷子这时忍不住笑道:“丫头,爷爷我以前巡山,在山里连着睡三天也不是没有过,这算啥?”

陈思思要被这爷孙俩的脑回路给整疯了。

“不行,我看,你们还是住我家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