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纯情艺术家

第54章 二胡和笙

目录

这一天,周孝愚过的很充实。

第三期拍摄的第二天,胡胜平和大树照例是早上九点抵达周孝愚住处。

周孝愚早就收拾整齐,坐等他们上门。

今天他手中拿着的是一件看似比较奇特的玩意。

胡胜平进来后愣了一下,“这是啥玩意?”

周孝愚介绍道:“这是笙,一种簧管乐器。”

“为什么我平时很少见到?对了,这玩意能演奏曲子吗?”

周孝愚介绍道:“能,不过一般很少独奏,主要是出现在和声和伴奏中,交响乐队合奏的时候用的多。”

他随后当着镜头吹了一首《孔雀开屏》。

老实说,用笙独奏的话音色太过于单一,效果并不是很好,只能说这种乐器不太适合独奏,但是在和声和伴奏中它又缺一不可。

随后周孝愚给两人科普了一下笙的来历。

《诗经小雅》里面就有这么一首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面的‘笙’就是周孝愚现在手上拿着的民族乐器。

至于诗经里面的‘瑟’,在古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也有登场。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又有成语琴瑟和鸣一说。

这是因为琴、瑟形状相似,同是弹拨乐器,且合奏声调协调。

而瑟音相较琴音简单,琴可补瑟遗,故有琴瑟和鸣一词。

瑟自西周以来广泛流行,却在唐后渐趋衰落,以至于完全消失殆尽。

最后被古筝所代替。

而笙则传承到了现代。

笙的历史悠久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笙的雏型。

能奏和声,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

后来西洋乐器中的管风琴、风琴、口琴,手风琴皆是根据华夏笙的簧片原理发明创造出来的。

而且在华夏传统吹管乐器中,笙是唯一能够吹出和声的乐器。在和其它乐器合奏的时候,能起到调和乐队音色、丰富乐队音响的作用。

等周孝愚介绍完笙的历史和作用,胡胜平和大树当下恍然大悟,露出一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感叹。

“感情想要学好一门乐器,文盲可不行,还必须知道它的来历和典故。”

“对了,小周,你是什么学历?”

周孝愚面色平静道:“高中毕业。”

胡胜平尴尬的笑了笑道:“高中学历在出道的艺人中也不算差了,至少也是一个平均水平,不过小周肯定和文盲不沾关系,我看你对乐器的了解至少就超过了大部分人。”

“就像现在的孩子,你若问他琴瑟和鸣中的‘瑟’是什么,鼓瑟吹笙中的‘笙’是什么,绝对99%人答不上来,包括我在内,不过现在我知道了。”

胡胜平很快自圆其说,暗暗的反手对周孝愚拍了一记马屁。

“对了,今天你要展示的就只有瑟?今天不用去小湖边吗?”

周孝愚将瑟拿回房间,很快提着二胡出来。

胡胜平兴奋地指着二胡叫道:“民族乐器中,我也就对二胡和笛子最熟悉了,小周今天要给我们演奏什么曲子?”

周孝愚想了想道:“三首曲子,一首原创《雨碎江南》,另外两首是已经存在的《赛马》和《二泉映月》。”

胡胜平和大树悄悄对视了一眼,再次感叹了一句周孝愚的多才多艺。

他清楚的记得,这几天周孝愚几乎每天都能拿出一首原创曲子来,而且还是适合不同乐器演奏的原创曲子。

等到拍摄结束,一个人就可以干出一首新专辑了。

这样的人才绝对是他参与节目拍摄以来见过的最有才华的年轻人,包括同期参与节目的嘉宾曾不易都远远不如周孝愚。

听说曾不易一首专辑至少要憋一年,而且专辑中大部分歌都是找人买的,少数几首才是自己作的。

但凡是拥有创作才华的艺人,在娱乐圈都不会泯然众人,至少会占有一席之地。

很快,周孝愚开始演奏二胡名曲《赛马》。

赛马节奏欢快、急促、高昂,演奏时宛如千军万马奔腾而过,其中还有一小段用胡弦模仿出马匹的嘶鸣声,简直是惟妙惟俏。

在国际舞台中迷得那些老外不要不要的。

已经成了二胡中的一张名片。

不过,这首曲子演奏起来难度可不低,堪称技巧的巅峰之作。

在系统空间中,他的二胡老师曾经讲解过,光有技巧没有情感,不能引起人的共鸣,顶多只能算个中游水准。

周孝愚的二胡演奏目前就处于一个【精通】的程度。

想要达到圆满境界,必须做到情感和技巧的合二为一,周孝愚目前的最大短板是生活阅历的不足,很多感情他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你自己都打动不了自己,如何去打动和感染听众呢?

即便如此,在蓝星的华夏,周孝愚的二胡水平也站在了专业领域的第一线,可以说已经迈入这个门槛内了,但不算是最拔尖的那一档。

就这,已经让胡胜平和大树听得如痴如醉。

演奏完赛马后,接下来是比较伤感的《雨碎江南》,最后则是难过到让人痛惜的《二泉映月》。

三首曲子演奏完,大厅内一时间久久无语。

胡胜平突然感叹了一句,“我突然发现身体健康,家人都在,能好好的活着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这就是音乐带给人的力量,显然胡胜平还没有从二泉映月的哀伤曲调中走出来。

胡胜平看向周孝愚,从后者的眼神中再次看到了送客的熟悉含义。

他纠结了一下,主动问道:“你今天是不是又不出门了?”

“是啊,我这段时间其实很忙的。”

“你在房间内学习的场景我们能不能进去拍摄一下?”

周孝愚迟疑了一下道:“这不太方便吧?”

胡胜平丧气的点了点头,“好吧,我们走。”

周孝愚又补充了一句,“其实你们不用这么快走,要继续拍摄的话也可以留下来,我一会要在客厅练习1个小时的瑜伽和身体拉伸。”

胡胜平挥了挥手道:“不拍了,和昨天的画面一模一样,观众到时候说不得会质疑我们拿旧的素材充数。”

“那好吧,明天见。”

周孝愚也没有挽留,反正几人每天都要见面。

说是不拍摄了,只是代表不在现场拍摄了,其实大厅中依旧安装了2个摄像头,仅仅用来采集素材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