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乱世草芥,我以木剑证长生

第87章:当立生祠

目录

白显一愣,以长辈的口吻责备了一句:“简直乱来!”

“抱歉,事情隐约有些失控,当着您的面逞凶了。”

李长乐略带歉意,但没多少道歉的诚意。

白显呵呵一笑,“你自己有分寸就好。”

难民们在边上看着,全都安静了下来,有人甚至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江潘之所以猖狂,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身份,另外则是有不少人鼓动,等着事情闹起来以后,直接冲进镇子里面的。

谁知道这家伙如此狠辣,根本就没给事情闹起来的机会,居然当众杀掉了一位县令!

对于他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可能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官,也就是眼前的县令,其冲击力可想而知。

李长乐又道:“白前辈,这家伙的人头我留着,尸首的话……劳烦您找人吊到镇子外面,不论是难民还是附近斩妖除魔的练炁士,有谁胆敢没事找事的,就让他看看这具尸体。”

“好,老夫派人去办。”白显点点头,一下子明白了他当众杀人的意义。

就在两人说话间,一支数百人的甲士,出现在了镇子外面。

李长乐呵呵一笑,又瞥了眼地上的人头,“这下可好,脑袋也用不上了,一起挂镇子外面。”

“苏将军,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苏钧翻身下马,径直从一众难民跟前走过,目不斜视地来到他面前。

“见你安然无恙,为兄悬着的心也算放下来了。”

苏钧一副热情过头的笑意。

李长乐眼中闪过一丝丝异样,脸上笑容不变:“让哥哥担心了……兄弟我还真有些事情,需要哥哥你帮忙。”

苏钧仿佛知道他要说什么,抬手打断道:“因为这场天灾,大将军也没能见上弟弟一面,今日遣我来此,既是为了你的事,也是想了结大将军的遗憾。”

“居然让大将军都挂念上了,那我可是真该死。”

李长乐的笑容假到不能再假,说完又与身边的老人对视一眼,一时间搞不清楚桓义究竟想要干什么。

白显眯着眼睛,并没有太在意苏钧这位正五品的将军,目光始终在李长乐身上。

相比于此前李长乐展露出来的韧性与果决,此时他与苏钧的这番对话,才算是真正得到了老人的赞许。

一把剑无论再锋利,不必要的时候,也应该装在鞘里面才是。

苏钧沉声道,“得知这里的事情以后,大将军三天三夜都没有合眼,第一时间便统合各个衙门,调集了三十船粮食。”

“大将军忧国忧民,在下佩服。”李长乐言不由衷地拍着马屁。

至于为什么邪祟肆虐十天后,各个仙家宗门才开始行动?

又为什么第一时间调集的三十船粮食,半个多月了还一粒都没有见到?

这些问题,李长乐一概没问。

苏钧突然间故作忧虑,沉声道:“地龙翻身,导致运河改道断流,进入泰安府的官道也被毁了,现如今粮食就在三十里外,却运不到你们这里,实在难办呐。”

白显仿佛个局外人,在旁默默听着,饶是他修养再高,这时候也有些忍不下去了。

“这位将军,我们镇上现在还有数千劳力,都可以过去修路。如果不够的话,老朽这把身子骨也能搭进去,现如今镇上几无存粮,为了活命我们什么都愿意做!”

老人语气恭敬,既是在求粮又是在威胁,数千的青壮汉子,可以是修路的劳力,如果依旧没有粮,也可以是造饭的暴民。

苏钧冷眼瞥了下老人,“你是此地的镇长?”

白显摇摇头,面不改色道:“镇长忧虑百姓积劳成疾,由老朽暂代。”

“既然只是难民,安心在此地待着就是,长乐兄弟自然会护你们安全。再者说,大将军手下五万甲士,修路还用得着你们?别做无用之事!”

李长乐点点头,脸色漠然:“苏老哥说的在理。”

苏钧似乎是打定了主意,要拿这些百姓作为胁迫他的筹码。

白显叹息一声,对这少年除赞许之外,又多出来些许心疼,此前心中的那些芥蒂,也在一点点的消散。

苏钧嘴角勾起一抹笑容,“李老弟果然明事理,大将军忧虑泰安的灾情,此时就在三百里外视察,老弟不妨过去一叙。等你回来了,我估计粮食也就运回来。”

“小乐。”

白显悄然使了个眼色,也不管还在边上看着苏钧,将他拉到了远处。

“前辈放心,没什么危险的。”李长乐神色从容,率先开口宽慰。

“那位大将军费这么大阵仗请你过去,肯定不是为了杀你,你反而会比平时还要安全。”白显说着,眼中忧虑却丝毫不减。

倘若只是杀人,那倒是反而好办了,就怕是再牵扯出一堆的算计。

李长乐叹息一声,“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眼下搞到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不,你自身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白显沉声道,“现如今这世道已经越来越乱了,这次如果没有你,大家伙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只有你活着,我们大家才有希望。”

“前辈太高看我了。”李长乐笑得有些苦涩。

“能者多劳,是我们拖累你了。”白显表情凝重,从怀中拿出了一把黄金匕首,“老夫活了这么大岁数,也算攒了点人脉,若情况万不得已,你可以去找这把匕首的主人。”

李长乐接过匕首,刀身上写着一个“王”字,“琅琊王氏?”

老人点了点头,李长乐则是呵呵一笑,一时间更加头疼。

白显语气凝重,“孩子,这么大的担子压在你肩上,老夫都替你爹心疼,万事安全为上。”

“放心。”李长乐语气淡然,眼中并没有丝毫的抱怨。

白显微微叹息,“如果白驰还活着的话,老夫一定让他跟着你好好学学。”

李长乐默不作声。

老人释然地笑了一声,“因为你,白家失去了一个嫡子,但也因为你,活了整个镇子的百姓,我没有任何好埋怨的了。”

“前辈大义。”

“早去早回。”白显如同一位絮絮叨叨的长辈,轻轻拍了下少年的肩膀。

苏钧在旁默默地等着,既没有探听两人的谈话,也没有丝毫的不耐。

李长乐绷着脸,目不斜视地从难民身边走过,走到士兵最前方的位置,翻身上马,跟着苏钧扬长而去。

白显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一时间感慨万千。

他走向难民中央,语气突然间激昂起来,“大晋的朝廷只当我们是累赘,根本不顾百姓生死。那个刚才当着你们面杀人的少年,现如今却只身前往新京,为我们争取生机……诸位,记住那个孩子吧,他叫李长乐,就只是杭龙镇一个佃户家的儿子,前些天才刚过完十七岁生日而已。”

白显说着,声音居然哽咽起来,众人听着更是五味杂陈。

“李少侠仁义,是我等再生父母!”

“我们若能在这场大灾当中活下来,当为他立生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