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魅力十九,是演员

第38章 评论

目录

“熟悉我的人应该都知道,我对那些所谓的偶像演员一向不感冒。靠着些上不了台面的营销手段,接代言、跑通告,忙得好像整天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但一问有哪些作品,连粉丝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并不是对“偶像”这一行业有什么偏见,作为以‘贩卖梦想’为本职工作的他们,当然有自己存在的价值。

可如今市场急躁短视的作风,让很多可能连自身作为偶像的业务能力都尚未达标的年轻人,只是稍微有了点名气,便在资本的裹挟下如同提线木偶般,到处混剧组、跑综艺,为自己偶像身份的末尾添上一系列诸如‘演员’、‘歌手’之类的后缀。

这也是近些年影视界作品良莠不齐的原因之一。

制作方靠着偶像的粉丝收获了利润,艺人因为出演作品得到了名气,粉丝们看到自己的哥哥/姐姐出现在屏幕上也觉得高兴。

唯一恶心的,就是像我这种只在乎作品好不好看的普通人。

《灵薇传》当初还没有开播的时候,就找我做过推广,不过我没接。

一方面是出于剧评人的基本修养——我一集都没看过,连有哪几个人物、讲得是个什么故事都不知道,怎么评价?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看到了剧集演员阵容里那几个熟悉的名字。

林悠颜,几乎是这些年在偶像这一行里,名声最响的一个了吧?看看她转型演员后的那些作品,除了里面作为花瓶配角的部分,其他但凡需要一定程度演技的,又有哪部值得拎出来讲?

翻到评论区,满屏幕都是她粉丝的控评言论,什么“姐姐好美!”、“宝宝太棒啦!”……连一条正常讨论剧情的评论都找不到。而但凡稍微提出一点质疑,便又是诸如“你知道她有多努力吗?”、“你行你怎么不上”之类的经典话术。

拜托,哪怕你粉丝吹得再如何挑花乱坠,演技不行就是不行,作品垃圾就是垃圾,这是永远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

而也正如同我所预想的那样,《灵薇传》不出意外的扑街了。

相关数据网上都能查得到,我便也不再复述。哪怕在剧中几名演员粉丝的支撑下,表面上看起来还行,但和它的庞大成本相比,制作方也绝对不会满意。

关于《灵薇传》的吐槽,自这部剧播出之后就没断过,所有能说的点基本都被同行找完了,我再重复一遍也没什么意思,所以也一直懒得提笔,只是出于职业素养的每天追剧。

直到今天,看完了最新播出的两集。

说实话,有些意外。

而这也正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

(再次提示:没有推广!没有推广!没有推广!)

首先,是我上面提到的林悠颜。

毫不夸张的讲,今天所播出的第一集,不,准确来说是《灵薇传》第34集12分06秒到17分21秒这一段,截至目前为止是林悠颜职业生涯的演技巅峰。

从追出茶楼的焦急迫切,到发现跟丢了之后的茫然无措,再到最后站在石桥上,望向河面时的恍惚与释然。

如果说以往林悠颜的演技,哪怕在状态最好的时候,也只能打30分的话。

这一段中的表现,却达到了60,甚至70分。

我不知道是粉丝们口中的努力真的起到了效果,还是导演田巍和她说了某种诀窍,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实话实话,就算是黑粉也不得不承认,这段表演中的她,完完全全达到了一名合格演员的标准。

其次,可能是临近剧集末尾的原因。

不只是林悠颜超常发挥,连同整个剧组,包括导演、编剧、摄影之类的所有,都开了窍。

仅仅通过一集的过渡转折,就把《灵薇传》原先拖沓压抑,看的让人心烦的剧情节奏,给彻底拉了回来。

前后对比之下,我甚至隐隐有些在看网络爽文的既视感。

也不知道制作方是怎么想的,如果剧集刚开始就是这个节奏,哪怕总体集数少个那么十几集,它的风评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差。

而最后,也是最令我感到惊喜的。

是一位名叫“洛言”的年轻演员。

都不用介绍,想必只要看过这一集,就知道我说的是谁。

在某种程度上,他的戏份连配角都称不上。

加起来也不过几个镜头,直接开口说的台词跟更是一句没有。

(PS:连他的名字,我都是特意等到了片尾的演职员表才找到的。)

但恰恰就是这么一名“龙套”演员,却撑起了这一集的节奏,贡献了可以说是这一整部剧的最为高光的时刻。

那种只要出现在镜头里面,哪怕只是其中一个最不引人注目的角落,你也会不自觉将注意力放过去的,难以言喻的存在感。

那种仿佛他就是角色本身,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自然无比,强烈至极的个人风格。

甚至是那张放眼整个偶像界,不,甚至是娱乐圈,也很难找到比他更加标志的完美面孔。

让我无比肯定,这就是一个绝佳的演员苗子。

即使剧情中的对方尚未有足够多的镜头来展现演技,我前面所提到的这些特质,也足以在未来支撑着他,一路走到更远。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你吹得再响,也不过是个在电视剧里跑龙套的罢了,有什么好说的。

相信我,去看一看原片,不,哪怕只是网络上剪辑出来的片段。

你会明白的。

如今最令我担心的,便是洛言是否会如同演艺界曾经那些同样灵气十足的演员们一样。

在这口鱼龙混杂的大染缸中逐渐沉沦,失去自己的本心。

最终让平庸取代灵性,泯然众人。

只希望不会是昙花一现。”

——《星光周刊》特邀编辑赵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