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将军

第六十三章 河泊十八部

目录

五万骑兵!

“贺兰山西面,阿波达干、咄陆等部,哪有这么多骑兵?”

李瑄疑惑道。

倒不是怀疑探马。毕竟探马能通过队形、烟尘、敌军旗帜估算数量。

当然,敌人也有可能故意用疑兵之计。

“阴山方向由王帅率主力征伐,那里的部落不会出现在这里。”

王思礼陷入思考。

“据说延特勒泊到仙娥河一代,还有十八部突厥,这些部落虽不大,联合起来,却有一定影响力。”

李瑄走向挂在营中的地图,缓缓说道。

“河泊十八部与突厥的乌苏米施一脉有间隙,在官职上都比阿波达干等酋长低一级。看来突厥左厢诸部已经冰释前嫌,联合在一起。”

王思礼对突厥诸部十分了解。

关键时刻,河泊十八部联合阿波达干等部,会让偏师产生一些压力。

“击溃这五万骑,一战定贺兰。”

李瑄在心中谋算。

“将军有何策略?”

王思礼斗志昂扬地问李瑄。

男儿在世,等得就是这个机会。

“突厥骑兵应该是探查到我军动向,直奔我军而来。探马回途禀告,需要两个时辰。现突厥骑兵距离我军不到百里,按照突厥骑兵的行进速度,明日清晨,就可到达。”

“我军可借此时间,寻找一处足够大的高坡,安营防守。并立刻通知主力支援,我军主力骑兵可迂回至突厥大军后方,配合赶来的重步兵,对突厥骑兵进行围歼。”

李瑄将自己的想法,向王思礼全盘托出。

在他看来,面对这样的泼天军功,就算张齐丘是头猪,也能把握住。

“现在传讯,即便主力步兵急行军星夜赶来,也要到明天下午。我们最少要坚持数万骑兵半日。”

王思礼提醒李瑄。

“占据地势,我丰安军可以守住。况且我们别无选择。我们的步兵跑不过骑兵,如果不占据地势,我们必然被动。”李瑄郑重向王思礼说道。

前锋军需做出诱敌之事,只为最后的胜利到来。

“将军,我们丰安军轻装行军,还可以向主力靠近,请主力派遣骑兵接应。”随军的推官齐沖向李瑄说道。

“前锋军哪有后退的?况且一旦我们接近主力骑兵,想诱敌深入就不容易了。”李瑄否定齐沖的想法。

主力派遣骑兵接应,或许能来得及。但唐军骑兵总共不到两万。

在没有战术的情况下面对五万突厥骑兵,只会让唐军在战场上更加被动。

“十万火急,不惜马力通知张将军。”

李瑄令行军小吏写三份军文,交给传令兵,同时向张齐丘传递。

另外,李瑄还亲笔一封,让传令兵交给李光弼。

他希望李光弼能劝张齐丘用他的策略。

只携带干粮,步兵星夜驰援。

派遣骑兵迂回至突厥骑兵后方。

待主力步兵赶到战场,骑兵主力从后方杀出。

李瑄最后又补充一句:如果李虞候有上策,可重新制定策略。

“启禀将军,东五里外有一高坡,可容纳我军驻扎。”

一个时辰后,勘探地势的士卒回来向李瑄禀告。

李瑄与王思礼亲自到那个高坡探查。

陡峭度让李瑄不满意,因为战马可轻易冲上来。

不一会,士卒又告诉李瑄,北方十里还有一处高坡,那里是突厥骑兵南下的必经之路。

李瑄又快马到那个高坡。

坡度北方大概近三十度。南方只有不到二十度。

突厥骑兵绕到南方,也能冲上来,但比先前那个高坡更占地利。

李瑄立刻传丰安军向这里开拔。

夜晚之时,六千丰安步骑到达此地。

李瑄身先士卒,操着一辆满载物品的战车,一口气将其推到坡上的开阔地。

其他士兵牵马拉载,都没有李瑄轻松。

用了两个时辰,所有战车、士兵,都到达坡顶。

从峡口出发前,多要两百辆车,此时派上用场,将南面、西面、东面安置两重战车。北方陡峭,只放置一重战车。

丰安军驻扎的位置被李瑄标记在地图上,由传令兵程给张齐丘。

“李将军,可否率轻骑下坡游击敌人?四周旷野无边无际,能牵制一部分敌骑。”

篝火前,王思礼向李瑄建议道。

“我们的轻骑太少,不足以游射致胜。牵制几千骑无济于事。骑兵都携弓矢,我们居于高地,可更有效帮助我们防御。待援兵到来,再以重骑开道,轻骑随后冲锋。”

李瑄摇头拒绝王思礼的建议。

就算牵制敌军几千骑,攻击他们的敌军数量不会改变。这个高坡最多能容纳两万人同时进攻。

“将军英明!”王思礼仔细一想,是这个道理。

丰安军士卒们吃过饭后,李瑄只安排小部分士兵轮流巡夜,其他士兵休息。

探马一直会将突厥骑兵的距离反馈。

……

百多里外,中军大营。

“将军,李将军三令使者,项背而来。为何还不拔营?”

李光弼收到李瑄的亲笔信,见张齐丘没有动静,一向脾气好的他忍不住来中军大营质询。

“士卒们行进一天,人困马乏。待休息一晚,明日拂晓便启程。”

张齐丘轻描淡写地说道。

“中郎将,昔日李靖、苏定方征伐突厥的时候,动辄行进数日,士兵同仇敌忾,不眠不休,直至胜利。我军一日行军二十里,这很劳累吗?人的锐气虎狼都无法比较,怎么能当鹿羊一样?”

张齐丘的职事官是正四品的羽林卫中郎将。

李光弼这样称呼,是表达对张齐丘的强烈不满。

“李光弼,你什么意思?”

张齐丘脸色一变。

“请将军下令连夜启程支援前军。如果前军被攻破,必打击我主力士气。”

李光弼忍住情绪,低头拱手恳请。

他不知道张齐丘是怎么想的。

李瑄是左相的儿子,并深受王帅器重。

如果有什么闪失,该怎么交代?

“本将有足矣致胜的策略,你做好你的事情,其他不需要你操心。”

张齐丘冷着脸说道。

“护卫后军的五千精骑应该立刻调回来。突厥的游骑已经所剩无几,留下五千骑足矣保证后军安全。”

李光弼硬着头皮说道。程圭的五千轻骑最为精锐。

由程圭率领,再加上五千胡骑,三千定远军精骑,可以执行迂回任务。

最主要的是,程圭能号令本部经略军。

“虞候还想要决策军队的权力吗?出去!”

张齐丘反唇相讥,下达逐客令。

李光弼握紧拳头,猛地掀开营帘离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