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频道 > 大小姐她有点古灵精怪

0120蓄谋已久

目录

八月里,太阳正烈,虽是季夏,还是天气炎热的时候,在房间里都坐不住人,便是出了门槛,就有滚滚热浪扑来。

元清正体虚,便是热了,也用不了冰,不然能感到寒气入骨。

华创听闻此事,命人在望空院里栽满了悬铃木,还置了小型的水车,引了不少活水进来,在院子里挖掘了一大片浅浅的小池子,拿来养锦鲤。

这水一引,树一栽,果然凉爽许多,只要不出门儿,就能在院子里打发一天。

但是元清正不可能干坐着,她得出门儿。

总是要主动出击,才能把握时机的。

华创在挽清阁定下了最好的雅间,给元清正专用,挽清阁的掌柜都知道她是上宾,来了便迎进去了。

这间雅间全布置成了元清正喜欢的模样,墙上只有大家书画,小厅里清一色楠木的桌椅。

“八妹妹,许久不见,气色是越来越好了,如今看来,哪里像是有顽疾的模样呢?”这次,元应仙倒是坦然自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了。

元文当死后,她最大的靠山元老太君也不中用了,现在的自己就是苦苦挣扎在元洪德的宠爱上。

幸好元应菁那个蠢货在元文拓婚宴上毁了容,这个嫡女全是彻底废了,不然如今的忠义伯府,怕是容不得元应仙这一个庶女造次了。

“六姐姐,如今的日子过得可还舒心?二堂哥成婚后,六姐姐可是跟咱们四房少来往了,可是生分了?”元清正走过去,在主座上坐下,扫了一眼元应仙身上不合身的成衣,嘴角的笑意渐深。

“还未恭贺四叔母,又有了身孕,今后若是为四房添丁,八妹妹可是有兄弟倚仗的人了。”元应仙在元老太君有些糊涂以后,倒是看开了不少,也不再纠结元文当的死了,只盯着如何给自己谋出路。

元清正却清楚,因为白氏经了丧子之痛后,根本没有心力再去给女儿谋划了,这逼得元应仙只能自己费心,不往上爬,怕是一辈子都要埋在忠义伯府的后院里了。

“六姐姐可说到我的心里了。

只是,这孩子还在我阿娘腹中,未知男女。

且我身子弱,那孩子会不会像我一样,生下来就不康健,也未可知。”元清正抬手,辛辰九便带人进来。

两个丫鬟手里分别拿了两个盒子,一大一小很是精致。

“八妹妹此话何意?若不清楚明白些,姐姐也猜不透八妹妹如今的心意。”元应仙有些不明白,这次元清正叫了玉竹将自己约出来,是用的查明了元文当死因的由头。

胡氏还活着,元应仙并不想让她死。

她只想让胡氏好好活着,继续绝望地困在那四方的、暗无天日的院子里。

但是若知道了元文当的死因,可以拿了证据,去元洪德面前,真正坐实胡氏的罪名。

胡氏至今都是以疯了的名义养病,而不是善妒害死庶子的罪名关押。

这两者性质不同,带来的利益也不同。

若是元文当被胡氏害死的真相揭开,元洪德对于唯一的嫡子就会迁怒,而对她元应仙多几分怜惜。

这样,在谈婚事的时候,除了利益,也会多考虑几分她的幸福。

即使元应仙本人只想要讲利益。

“六姐姐,若是大伯父为你争取,也不过是好一点人家的庶子正妻,或是贵族世家嫡子的妾室,这两种选择,你都不会喜欢吧?”

元清正打量着精心装扮了自己的元应仙,淡扫蛾眉,朱唇轻点,若是不跟元清正比,也是个美人儿,配上那纯良无辜的神情,能让一众男人失了魂魄。

你的命,好得让人嫉恨。

“你这般恨与你一同长大的嫡姐么?怎么说,她都是与你有与旁人不同一般的情分。”

皇帝冷笑着,将吃了一半的紫柰丢到了角落里,似乎也在嘲笑自己。

他与宋川乌其实半斤八两,亲兄弟的黎王,想要自己这个位置,却没有做傀儡的勇气。

他何尝不羡慕,黎王有出宫的自由,去看广阔天地的权利,只是腿有残疾,却因祸得福,没有失去神智。

“奴才并非元家亲子,这声嫡姐,高攀不上,只不过是镇北将军府,为了稳住幼子未长成时,需要人撑起整个元氏的局面的工具罢了。”

宋川乌跪在冰凉的地上,离开了镇北将军府的庇护,在哪里他都是得跪着,对人低声下气,可是他不后悔,因为他想重新光耀宋家的门楣,为宋家平冤昭反,今后光明正大地站在阳光下,而不是背负一个罪臣之子的罪名,永远活在黑暗里。

“朕多年丧失神智,从三岁开始便被压了魂,一直过得浑浑噩噩,你比朕要好得多。”

皇帝拿着偏殿的瓷器把玩着,眼底都是浓烈的扭曲,他其实也很愤怒,想要大喊大叫来发泄心里的情绪,可是他不能让任何皇宫的人看出来自己已经恢复了神智。

“你起码儿时过得无忧无虑,可以读自己喜欢读的书,跟自己的嫡姐天南海北地玩,去跑去跳,在燕都的圈子里到处受人尊敬,不曾受过什么大的委屈,有长辈替你的前途着想,为你打算,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到底是这么多年都好好的。”

“是,陛下英明,是奴才狭隘了。”

宋川乌顺着皇帝的话说道,这个时候那个傻子会去反驳上司,他自是不可能出口说人心不足,自己是忌妒心作祟。

“你若像朕,身在帝位,却只是个皮影人儿,被牵着走,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是他人设计好的,除了还会呼吸,没有一件事是自己愿意做的,什么时候出现在哪里,说些什么,从来都由不得朕,这个龙椅,坐了又有何用?”

皇帝将手里的花瓶又好好放下,连印痕都不曾有错漏。

他这般小心谨慎,活了十四年,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生母,要掌控权势。

“父皇终究是仁慈了,当初周太后为嫡后时,查出有人在京中掳掠孩童制作孩儿丹,就该将幕后黑手揪出,严厉惩罚,抄九族。对于母后,此等目光短浅的妇人,便是去母留子,将朕放到周太后膝下即可,仅仅是一念之差,有了无用的不忍心,便导致万里江山,拱手他人,整个燕国,都姓了王。”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