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拆家

第57章林父转型

目录

林父虽然在潮汕老家只读过五年私塾,但却博闻强记,在五十年代初的特殊……之前,便将家中所有藏书全部背下。

林建伟三岁之后,林父便开始教他读书识字,更将他记下的家族里的所有藏书全部抄了出来,一股脑的教给了林建伟,让他背得滚瓜烂熟。

林氏振威堂嫡亲一脉的藏书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三教九流,还有野史秘典等等。

实际上,从某方面而言,林父便是林氏振威堂嫡亲一脉的当代族长。而林建伟则是从三岁开始,自小便被林父当作下一代林氏振威堂族长继承人培养。

也正是因为如此,林父在得知林建伟第一笔生意,只是小试牛刀便赚了两百多万之后,这才下定决心,将林建顺和林建伟兄弟两人提前分家。

在林父看来,以后家中的琐事,绝对不能成为林建伟的牵绊,越早切割开来越好,也能让家里和睦。

因此,他才会在今天直接让兄弟两人提前分家。

今天黎莉的表现林父极为满意,而李彤彤的表现却让他感到欣喜。

尤其是李彤彤,出身农村,家庭并不富裕,却能在钱财方面不太计较,看得极淡,这让林父心中对她更是高看了一眼。

因此,当林建伟准备送李彤彤去镇上搭卧铺大巴之时,两人临走之前,林父特意把他们叫到身边,对李彤彤说道:

“彤彤,你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就行,该吃吃,该喝喝,不要舍不得花钱,缺钱就和阿伟要。

我本想让你辞去深圳的工作,去广州和阿伟待在一起,这样的话,你们俩人也可以互相照顾。只是你说做事要有头有尾,做完今年再说,那阿爸也由得你。

以后你自己打工赚到的钱,就不要再给你阿爸阿妈寄了,我会让你大嫂从船运公司每个月固定打一千元到你阿爸的存折里。你把你阿爸的存折帐号留给你大嫂就成!

还有,你也不必担心你娘家那里,有什么事,阿爸会帮忙的。”

李彤彤一听,眼眶立即红了,便要向林父道谢。

林父见此,立即阻止道:“你是我的小儿媳妇,我也是看着你从小长大的,都是一家人,没必要那么生份。”

李彤彤一听,立即狠狠的点了点头,重重的“嗯”了一声,对林父说道:

“阿爸,我在深圳再打一年工,做到有始有终。今年年底便辞工,明年春节过后,就和阿伟一起去广州!”

李彤彤回深圳之后,隔天,林建伟也提前回了广州。

林父的动作极快,在林建伟离开后的第二天,便将林建强手中林氏船运公司的那一成股份买下,做了交割,完成了变更登记手续。

自此,林家便全资拥有了这家林氏船运公司,专门经营韩江水道的船运业务。而船运公司的帐目也全部正式移交给了大儿媳妇黎莉负责。

恰逢潮汕地区大搞基建和发展房地产项目,松口镇上好几家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基本都与潮汕地区签了多年的长期供货合同。

林氏船运公司旗下的十八条货船直接被几家水泥厂高价包了下来,专门运输水泥。

这一来,船运业务虽然单一,但却胜在业务极为稳定,帐目也容易管理。

这时期,粤省各地对水泥的需求量极大,到处都在大搞基建,导致水泥价格暴涨,一天一个价。

林父极有经济头脑,他早早的就屯了大量水泥,仅仅将这屯积了好几个月的大量水泥卖掉,便又赚了购买几艘千吨货船的小钱钱回来。随即,林氏船运公司又再定购了五艘货船回来。

镇上车站后面那一万平米的地皮,随即也被林父雇施工队建成了大型简易仓库,转头便全部租了出去。

松口镇除了沙田柚之外,最大的“特产”便是水泥,包括松口镇周围,大大小小的水泥厂有二十几家。林父建的这个简易大仓库,简直就是那些屯积水泥的大老板眼中最佳的中转仓库。

如今水泥价格暴涨,不用林父抬高仓库租金,为了争夺仓库用以屯积水泥,那些财大气粗的水泥老板便互相抬高租金,争抢仓库。

就在这些水泥老板为了仓库争夺得头破血流之时,谁也不知道,松口镇最最最大的水泥老板——林父,已将手中屯积的所有水泥全部出手,已入袋为安。

随后,秉承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处事风格,林父立即停止了屯积水泥,将赚到的钱购买了几条新货船,带着林建顺开始在梅县各地与沙田柚种植户提前签订沙田柚收购协议,将梅县地区超过一半产量的沙田柚拿下。

也是从今年开始,林父正式从种植沙田柚转型为买卖沙田柚,亲自带着大儿子林建顺在全国各地跑市场,联系各地的水果批发商。

林建顺也开始慢慢的跟着林父学习如何做生意。由于业务需要,林父打算买一辆大货车,用来将梅县各地沙田柚种植户的沙田柚拉到镇上的中转仓库存放,便让林建顺去驾校报名学开车。

暂且不说林父在老家在大展拳脚的同时,也把林建顺带到身边,教他如何做生意。

且说林建伟回到广州之后,他考虑到以后要在珠三角一带到处跑的问题,便和陈坚商量了一下,决定利用空闲时间,在化机系一旁的驾校学开车,尽快拿到驾照。

陈坚早就有意买一台捷达车,方便出行,只是他年纪大了,不想去学开车考驾照。如今林建伟想要学开车考驾照,他自然非常赞同。

这时期,考驾照极为简单,只要笔试过关了,完成几个项目的考试和跑一趟长途,便可轻松拿到驾照。

林建伟只想考个小车牌,那更是简单得多。他仅仅花了一个月,驾驶证便已顺利到手。

林建伟在拿到驾照之后,便想着自己买一辆捷达车,谁知陈坚教授早就定了一辆,他只好作罢。

自此,林建伟便隔三差五的拉着陈坚或者李静在珠三角各地到处跑,认识了珠三角各地一大堆公司、工厂的老板、经理和技术人员。

跟着陈坚和李静在珠三角各地到处跑,这让林建伟大开眼界,大长见识。

珠三角各地,各种工业产品应有尽有,只要与机械和高分子相关的企业,林建伟都跟着陈坚夫妇了解了个大概。

与此同时,林建伟也收获了海量的人脉关系,公文包里面,几大本名片簿上塞满了大量企业老板、经理、技术人员的名片,少说也有一千多张。

一个学期下来,林建伟也做成了好几单大生意。他从东莞几间港资玩具厂手里共计收购了一百多台各种品牌的旧注塑机,转手卖给了已转型开工厂的林建强,又赚了将近两百万元。

林建强从林建伟手中买下这些旧注塑机之后,一部分自己工厂使用,大部分则找人简单维修一下之后,转手再卖给了澄海那些玩具厂家,他也从中赚了一大笔。

而他也正式成了潮汕地区第一个拆家,开始进一步与林建伟展开合作,合作范围也开始不再局限于注塑机,开始横向发展。

林建伟收购到手的各种机床,各种机械设备,也全部转手卖给了他,由他再转手卖给厂家。

这三个月来,林建伟不但从旧注塑机这里赚到了将近两百万元,各种旧机床和旧机械设备也让他赚了一百多万。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