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真武人仙

第三十章 论法

目录

10月11号上午10点27分,鸿亨号抵达了南京中山码头,吕宪跟陈星终于到达了民国之行的终点。

吕宪下船后转身与鸿亨号上几个一直注视自己的身影对视了一下,做了个再见的手势,随即带着陈星转身出了码头。

终于结束了上海一行,也不需要担心船上那几个人的报复,吕宪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自己现在有正经的民国身份,进南京城轻轻松松,只需要买个靠前的位子,看完整场国术比赛,自己必然收获巨大。

张之江、孙禄堂、朱国福、高振东、王子平...,看看你们这些武术高手到底能给我带来多少收获了。至于陈星的事,只能他自己解决了,天子脚下,很多事都不能做了,更何况这个陈星心思太杂,容易招灾惹祸。

吕宪对着陈星抱了抱拳:“陈老板,已经到了南京,我们也该分开了。你的事我帮不了,也不敢帮,日后有缘的话必然会相见。我这还有20块银元,就当给你的支援了,就此别过。”

“吕老弟,你什么意思?你这是要抛弃我吗!咱俩可是一起来的!”陈星赶紧拽住吕宪的箱子

跟着吕宪虽然说不舒服,但是很多事情不用自己考虑,陈星也知道现在不是跟吕宪分开的时候,像什么换装、船舱刺杀,自己根本就想不到这一层,自己没有经历过这些社会,还是抱个大腿来的稳当。

吕宪不着痕迹的把陈星的手从箱子上挪开,又往后退了一步:“陈老板,我们不是一类人,混的也不是一个圈子,很多事情没有必要。免得到时候,弄得大家都难受。收你的一百万只答应带你进来,我把你带到南京已经是看在三哥的面子了,咱们还是各自安好吧。”

吕宪又不傻,现在的南京城正值国术比赛前夕,南京的帮派都得缩着,再玩上海的那一套扯虎皮就是找死。自己的权限是二十天,都够待到11月份了,无论陈星能不能完成试炼都跟自己没关系,自己可不喜欢当保姆,姜宇虽然有异心但是听话,这个陈星是又蠢又犟,得离他远一点,免得雷劈他的时候波及到自己。

说完,吕宪就提着箱子转身离开了,独留陈星一个人风中凌乱。

“吕宪,什么东西!老子一百万请保镖都够请一年的了,还请不了你个小瘪三!等老子从这里出去,有你好看!还有赵北川。”陈星看着吕宪的背影,低声骂道

早就离开的吕宪自然不知道陈星对自己的谩骂,当然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当回事,登仙道的考验并不简单。

两个人是从上海侵入的民国时代,第一件事就是解决黑户问题,也就是吕宪不惜得罪本地帮派也要搞到一个清白的身份的原因,上海鱼龙混杂,做这种事最容易。

到了南京就没法弄了,不是搞不到,是时间不允许,国术考试期间,大量的外地人涌入南京,必定严查,谁冒头谁死。

没个清白身份连进城都费劲,更别说住旅馆了,睡大街都得被人撵。

陈星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实际上在农村解决身份的问题远比吕宪在上海解决身份简单的多,毕竟现在户籍人口还没统计完成,身份证明更是连个照片都没有。

实际上这也是吕宪抛弃陈星的主要原因,陈星现在就是一个黑户,没有介绍信、身份证明,基本可以确定陈星会死在南京。除非陈星能够抢到一个身份,但是又不能抢,一旦戒严,这些黑户一查一个准。

吕宪叫了辆黄包车就进了南京城。现在的帝都虽然不如上海繁华,却有另一番风味,少了浮华多了宁静,没有了满街灯红酒绿的各种歌舞町,一片六朝古都的厚重气息扑面而来。

紫金山、玄武湖,精神紧绷了这么久,是时候去看看不收门票的地方放松一下,修练一道讲究张弛有度,动静相宜。

吕宪从进入战国世界到来到民国世界,整个人一直处于紧绷状态,虽然术法上大有精进,但是根基虚浮得很,说得好听一点叫勇猛精进,实际上就是沙地盖楼,早晚得塌。上海谋身份,船上除后患就是明证。

吕宪又没有师父给纠正,纯粹靠着真武的传承自己练,已经入了魔障尚不自知。

修仙一途,当真半点松懈不得。略有偏颇,便生邪心,再加上从道家练出的本事,必定是祸乱人间的魔头。

吕宪安顿好之后,手头就只剩21块银元了,撑到国术比赛结束是足够了。买完票之后,先睡一觉,然后明天上午玄武湖,下午紫金山,见一见紫金观的道士,看看有没有修仙者。自己手上的东西还是太少了,丹元功也好、明神法也罢都只是总纲,具体怎么练还得自己摸索着来。

吕宪看着眼前的玄武湖满满的失望,这不就是个大点的水坑,实际上是真的没什么看头。紫金山上的几个坟头就更没什么看头了,自己又不是盗墓贼,那些帝王将相墓里的宝贝没什么兴趣。

吕宪略有遗憾的看了看紫金观略显破败的建筑,难不成跟洞玄观一样没了道士看管?只能试试了,实在不行,就只能去看看石刻了。

吕宪试着敲了敲道观的门,出来一个小道童:“无量寿福,敢问这位施主,有何要事?”

“何为德?”吕宪又抛出了当时在武当山的问题

“上德不德,下德无德,回归元始,存乎阴阳”道童随口答道

吕宪双眼精光连闪,这不是一个十来岁小道童的年龄能说出的话,看来这紫金观有高人啊。

“末学后进,乞进山门见一见高人,烦请道童通传通传。”吕宪做了个道礼

还不是吕宪多礼,实在是这座观里的那位在仙道的路上走的比吕宪远得多,也比武当山那位师兄要远。

没一会,道童推门而出:“这位真人,我家师父有请。”

道童把吕宪引到经堂就告退了,吕宪对着堂上供的太上老君恭恭敬敬的上了三柱清香。元始传道,灵宝创法,老君教化,凡修道者不可不敬。

“道友从何处来?”一个温润的男声在吕宪身后响起

“末学吕宪,见过真人,敢问真人法号。”吕宪恭恭敬敬的对一个披头散发、满身身补丁的中年道士行了个礼

散发道士道“法号么?没有什么意义,无非是个代号,显示自家门派而已,修真之人不可滞于外物,我俗家姓刘,你可以叫我刘道士”

“见过刘真人”

两人落座,也没有什么繁文缛节,毕竟时逢乱世,那些虚假的东西能省就省了。

刘真人打量了一下吕宪:“不知吕道友是修的哪一家?”

“这个,我也说不上来。曾经到访过武当山,得了一本《中和集》,就这么自己练,您要是真让我说,我只能说是个野路子散修。”吕宪自己既不是三丰派,也不是真武派,只能实话实说

刘真人大喜道:“原来吕师弟是中派弟子,跟我也算是同门。难得一见,今天你我师兄弟好好论一论法。”

“中派?有龙门派、全真派、正一派,这个中派没听说过啊!”吕宪一脸疑惑的看着刘真人

“中派丹道,属于全真一脉,以中为根,实是统合儒释道三教之精要的大道功法,只是授法特异,没有明确的师徒关系,又散于各个门派,吕师弟没听过也算是正常,像我原来就是华山派的,后来才转修的中派。”刘真人一脸认真的解答

“师兄的意思是,只要念过中和集的修士,都能算作中派?”

“对,所以我们中派的人员是最杂的,有如我一般转修的道门弟子,也有师弟这般得法的散修,更有的可能是吃斋的和尚,朝堂上的官员。”

“那不是乱套了?”

“师弟看来是刚修中派不久,我中派丹道始于元朝萤蟾子祖师,讲求以己身合万象,根据每个人的缘法不同,自然能练出属于自己的功法,像我就是既会佛家的神修法也懂儒家的立身观还会道门的丹鼎术”

“师兄的意思是中派一脉不管以前练得什么,只要修了中派就只能练适合自己的功法了吧。但是,我现在看到什么,感觉都能是我应该会的啊,这不是跟中派不相符吗?”

“这就是中派丹道的特殊之处了,以己为丹,以天地为鼎炉,时间为水火,灵性为化机,性情为龙虎,念为真种子,以心炼念为火候,息念为养火,情来归性为丹成,一以贯之,可证仙道。”

“我的理解是强身固源,勘合万事万象,知其本源,取其精髓,然后化而合一,兼和即济与未济之象,归于己身。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这正是以己身合万象的中派总纲,师弟果然是慧根深种,的确比我这半路出家的掉书袋强。”

“师兄过誉了,我是运气好,从武当山得了些东西。只是一直徘徊在门外,还没进来。”

“你是只有总纲,没有练法对吧?”

“师兄看得明白。”

“这个我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中派就这点麻烦,一切功法只有总纲,不过倒也合乎儒家知行合一的理念”

“师兄的意思是萤蟾子的功法对我们没什么效果?”

“微乎其微,道门功法无非动静,萤蟾子是静功出身,我等身逢乱世,静功已经练不出来了,更何况静功考验心性,非大毅力者难有所成。师弟既然知道萤蟾子的延生术,想必三乘九品也有所涉猎了。”

“是,在我看来旁门九品确实是欺世盗名之法,难得仙道真髓,折磨身心,皆属魔道,双修法、炼丹术都是如此。有违师法自然的宗旨。”

“既然师弟都说到了仙,不妨给为兄讲讲仙是何物。”

“那小弟就献丑了。”吕宪清了清嗓子

“所谓仙道追溯到广成子一脉皆属妄言,实际应该出于春秋时期的隐士,经候多年,众多学说多是推崇隐修。但是在我看来皆是雾里看花,难登大道,仙者自当红尘打滚,烈火炼心,肉身为船,元神为帆,意志为风,方可明证大道。明朝道魁退出世俗实在是不智啊。”

“道魁行事非是我等可以非议的,师弟可知,天下修仙之人有多少?”

“这个,小弟实在不知,应该不在少数。”

“众多修士资质良莠不齐,行事有正有邪,如不加以规制,修仙者凌驾众生可不是好事!”

“不是说当年是因为道魁辩法输了,才退出朝堂之争的?”

“笑话,一代道魁辩法会输?我已研究道法四十余年,若是师弟与我辩法,结果如何?”

“不谈经典,当是不胜不败。师兄与我皆是道心坚定之人,挡我者死,阻道者杀,无论是谁。”

“你要相信,一门魁首比我们在仙的路上走的只会更远。退出朝堂对道门来说绝对不是坏事,而修仙者在道门又占大多数,过度涉足世俗皆是取死之道,三武一宗之事不可不警啊。”

“师兄的意思是当年道魁输法只是个托词,借机抽身,实是为了修正道门的偏路。”

“是修仙者的路。凡是与世俗王朝接触过多,仙者便是凋零,隐于山野仙者便兴旺。刚才师弟鄙夷隐修,是已经找到了自己的道。但是求仙路上,资质高绝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是苦修多年才能有所成就。隐修是祖师为这些资质不佳的修士开了一条路啊!”

“兼济众生?”

“好,好,好,师弟果然也是三教合修,大道可期,大道可期!!!”刘真人大笑道

“师兄不也是三教合修!可惜我现在武术还没入门。”

“来看我的太极剑。”

刘真人跨出经堂,抽出一把长剑就舞了起来。只是剑法狂放,时而大开大合犹如狂风过境,时而剑随身转恰似高山流水,长剑挥洒之间,俨然一股出尘之象,大异于武术门派流传出的太极剑法。

吕宪看着眼前长剑飞舞的刘真人,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副列子御风横行山野的景象,当年列御寇的风姿也不外如是。自己已经足够重视天下英雄了,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这位刘真人怕是履道境的强者,自己与他正面冲突应该会被秒杀吧,怪不得钱文潮不敢去找赵北川雪耻。

作品相关

列子御风出于逍遥游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