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频道 > 在种田文签到致富

第二十六章 我家竟这么有钱

目录

“哦,忘了介绍,这是我家不省心的弟弟,老七蒙骜(ao),老九狼曋(shen),还有小十一燕临。”

“这是俞附,你们就叫俞三叔吧,之前我不自量力进山打猎,落入陷阱,多亏俞附救了我。”谭白鹿似才想起一般,把他身后的三个锦衣少年介绍给俞家三口。

这家人取名都是喜欢用动物的啊~俞红豆看着三个服饰华美,长相英俊的少年对着自家爹欠身行礼。

感叹谭家会取名,目光着重在“狼神”的英俊少年身上停留了片刻,这个名字听上去有些中二的少年长得真是好看,浓眉深目,看上去有些像混血。

以动物为名,又要取得很好听,这真是只有古代人才有的优势,不怕被人笑话,甚至还能造就经典,这在后世,也只有互联网的网名可以了。

俞三郎淡然且恭敬的拱手行礼,口中称:“不敢不敢,太爷您抬举了,几位公子若是得闲,可以到桃源村玩玩,村里有两个泉眼,倒也有几分甘甜。”

他哪敢让这些贵公子叫自己一声叔,县太爷给他面子,他可不敢腆着脸就认,但对着几个跟儿女年纪差不多的少年,他也不会特别卑微,不然只会叫人瞧不起。

许氏跟在丈夫身后默默的福身,看了一眼还站在县太爷身后盯着人看的女儿,心中懊恼,因女儿还小,又在村里,她就没着急教导礼仪相关。

俞红豆到底不是真正的懵懂,她收回目光,不敢学她娘,怕未婚和已婚的女性行礼有所不同,便学着自家爹的样子躬身拱手。

“对了,俞附,听小松说你们有心在城里置办个宅子,刚好我来之前,叫人打探了不少宅子的消息,有几处看着还能入眼,一会儿叫小松带你们一起去看看。”

谭白鹿给双方介绍完,也不多言,直接让俞三郎带着妻女去找他儿子了,人家一家就是来团聚的,他可别耽误了。

“多谢太爷,这可真是帮了小人大忙了。”俞三郎没想到这次来竟然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对着谭白鹿再三道谢,这才带着妻女往儿子那边去了。

“爹!娘!红豆~你们怎么来了?我还想晚上回去一趟。”俞松见到爹娘和妹妹,十分高兴,脸上的笑容都带了几分傻气。

“昨天师爷找我,说太爷听说咱们家要置房,留意了几处还空着的宅院,叫我得空去看看,我想着回去告诉你们呢!”俞松先把自己这边的喜事儿给爹娘报了。

“刚才我们进来刚好碰见太爷和几个公子,太爷说了,真是多亏他惦记,小松,你来~”俞三郎点头表示知道了,看看门外,对儿子招了招手。

待俞松近前,俞三郎附在儿子耳边嘀嘀咕咕了几句,掏出一个荷包塞到儿子手中。

俞松捧着荷包,惊疑的看着自家爹,见他点头,便又惊异的看向自家妹妹。

俞红豆知道爹跟哥哥在交接夜明珠,也没管他们,自顾着去拆手里的荷包,这是刚刚那位县太爷给她的见面礼。

俞红豆倒出荷包里的东西,竟然是一对金镶玉的小螃蟹,看上去既生动又精美,让看到的许氏忍不住小声惊呼。

“我瞧着谭家那几个公子皆是气度不凡,小松你多跟人家学学,只得两三分,也算出息了。”俞三郎想到刚刚见到那三个少年,两个大的看上去跟儿子年岁差不多,但比起儿子真是天差地别。

“那谭家到底多少个公子啊,我听着刚刚最小的那个排十一。”许氏好奇的问了一嘴。

“我听师爷说,谭家总共十二位公子,谭家老爷仁义,家里公子除了亲生,还有好几个是收养的袍泽遗孤,今天来的那位叫行九的公子便是养子。”俞松倒还真知道,小声的给父母嘀咕他听到的消息。

俞红豆忍不住咂嘴,瞧着那位九公子气势模样比谭白鹿还盛些,想来谭家对其不差,且自身应该足够优秀。

在人家的地盘不好多八卦人家,且俞三郎是来办事儿的,一家人说了几句就罢了。

俞松把夜明珠收好,去找师爷请了假,带着爹娘和妹妹一起出了县衙,就近去了牙行找中人问问泥瓦匠的事儿。

中人听了俞家要在村里建房的需求,他日常见过俞松在衙门里进出,再看看一家四口的模样和穿着,沉吟了一下,便即在牙行门外的茶水摊上喊了一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中年人。

“这是刘师傅,他家几代都是泥瓦匠,手艺是出了名的好,县衙和县学休憩都是他祖上带人修建的,家里兄弟也多,干活不用再请外人。”

俞三郎有些怀疑的看着瘦小干枯的中年人,这看着不像是能干活的样儿啊。

那泥瓦匠被派来牙行蹲守,也是个精明的,见俞三郎沉吟不语,急忙自荐:“小的兄弟七个,各个都有一把力气好手,城中多少宅子都是出自我们兄弟之手,老爷您就放心吧,要是建的不好,您便去砸了我们家。”

俞松日常在衙门周边转悠,又跟一些小吏交好,知道这位中人信誉极好,一听泥瓦匠家里兄弟七个,也大概知道是谁家,便对着自家爹点头。

俞三郎知道儿子比自己了解城里的状况,便打消怀疑,问那泥瓦匠怎么算工钱。

泥瓦匠也不张嘴胡来,先问了要建房的位置,又问了宅基大小,宅屋样式等等。

俞三郎一听对方的问题,就知道对方确实专业,便把自己家的情况和需求一一的说给对方。

“老爷,我家在县郊,每日需得赶去桃源村,路程上需要耗费些时间,建房的工期便要多一点,我家有车可以自行赶路过去,需得老爷承担些车马耗费,以及包工包饭……”

泥瓦匠一边说一边算,最后报价,一天一吊钱,包一顿午饭,工期大概三天到四天。

一吊钱就是一两银子,这样算下来,盖一套房子才四两银子?俞红豆有点怀疑人生。

她没在心里换算过银子和现代货币比例,也知道俞家分家的时候给的银子不少,可没有消费对比,俞红豆还真不知道这些银子的购买力,所以其实她家这么有钱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