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频道 > 我教作文,让孩子个个成学霸

第29 61岁作文爷爷活成一道光

目录

作者:杜鹃的绽放

你知道真正会发光的人生是什么样子吗?

想象一下,如果今天你已经61岁了,此刻的你,可能在做什么?

是在小区公园里散步?跟大爷大妈们下棋、跳广场舞?还是拿着手机刷视频、跟邻居们唠嗑?又或是你可能连朋友都没有,你唯一的活动就是等着天黑,然后躺在床上回忆过去的人生……

“当我老了,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

这个问题,在我遇到这个发着光的61岁老爷爷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

“走一步算一步吧!想那么远干嘛!”“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何况60岁!”

我想这个可能也是大多数人内心的答案吧!

但从老爷爷的课堂里,走出来的那一刻,我内心突然有了答案:我要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做到60岁、70岁、80岁!

因为,我想要这样会发光的人生!

1、遇见一个有意思的老爷爷

今天是母亲节,儿子的课外辅导班清北培训学校,给孩子们准备了一节母亲节专属亲子活动课,主题叫做《写篇好作文送给妈妈》。

几天前,老师就开始隔天提醒我:“乔治妈妈,这节课真的很有意义,你一定要来哦!”

说实话,对于培训班举办的这类活动,我内心并不是很感冒。可能过去被商家引流推课太多,所以我警惕性很高,内心也没有特别的期待。“有时间我就去吧!”我这么想的!

终于到了母亲节,我带着孩子如约来到课堂。我们到达的时候,时间已经有些晚了。

我轻轻推开教室的大门,里面灯光是黑漆漆的,我能看到教室里坐满了人,妈妈和孩子们围坐在几张大桌子旁,教室的墙壁上粘了很多气球。

不是上作文课吗?怎么大家都在看电影?我内心有个小小的疑问。

赶快我和乔治找了一桌靠后排的座位坐了下来。这时,教师里的大屏幕声音停止了,灯光被打开。

我看到一个60岁左右的老爷爷站在教室讲台中央,他的两鬓已经长了很多白头发,个子倒是高高瘦瘦的,他背挺得很直,眼神特别坚定有力。

待人群安静下来,他给我们朗读了一首关于母亲的诗,他的声音特别浑厚,起伏的声调里充满了饱满的情感变化。

“这个老先生是谁?他的朗读真好听!他似乎不应该出现在这样的一个小小的培训机构的教室里!他应该年纪很大了!”

我的心里对这位老先生顿时充满了好奇。

2、听见一个有泪点的童年故事

读完开场白,老先生没有向其他培训机构的讲师那样,隆重的介绍自己。

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后,他就进入了课程主题——母亲节写给妈妈的话。接着,他也没有向我预想的那样打开PPT,而是对我们说: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故事,今天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母亲。

他讲了自己小时候一次生病,然后妈妈照顾他的经历。当时因为我的小女儿一直在我旁边吵吵,所以具体他讲了什么我记得不是特别清晰。

但我却很清晰的记得,他说那些小时候的经历时,很多细节的描写,他住的村子是在东北长白山的山脚下,他们山里有很多神奇的草药,母亲给他念的一些祈福的咒语……

总之,他讲自己的故事时,我感觉那一刻,我就在故事里,看到了他所看到的画面,听到了他所听到的声音,感受到了他那一刻的感受……

这种感觉特别奇妙,我惊叹为什么我对自己的童年似乎没有太多深刻的记忆。

不知不觉,我们听完了他和母亲的故事。他说:这样的故事,在他的人生里还有很多,但今天他更想听听我们的故事。

说着,他邀请了一个孩子上台讲自己妈妈的故事。

第一个上去的孩子,讲了自己妈妈细心照顾他的故事,但我能从他的讲话里,读到应试教育留下的标准模板的痕迹。所以具体他讲了什么,我也记不起来了。

孩子分享完,老先生让一位家长也上台分享自己妈妈的故事。

这个安排我倒是感到挺意外。不是孩子的写作课吗?怎么还让家长上去分享?

这个妈妈可能也并没有特别准备。但上去没讲几句,她突然停了下来,然后声音哽咽。

她似乎想起了很多让自己感动的画面。

她说:小时候家里很穷,妈妈总是用一个背篓给她带好吃的。后来,妈妈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有一次她做在妈妈的摩托车后,双手搂住妈妈的腰看到妈妈后背已经弯了下来,头发也白了很多。

她说:那一刻,她感觉妈妈突然间老了。她才意识到这些年妈妈对自己的无私的爱。

我看到,当这位妈妈在台上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下面的孩子和妈妈们大多湿了眼眶。

我也一样,或许,那一刻,每个人的脑海里,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妈妈的影子。

中国人的爱从来都很内敛,我们的文化传统根植给我们的是不善表达、深藏于心的默默付出。

所以,我想或者这位妈妈,人生中也未必会有一次这样的机会,对自己的妈妈亲口说出这样动人的文字。

我意识到,这是一节很有魔力的课。

后来,大家像被打开了表达的闸门,孩子们、家长们都举起高高的手臂,争着上台表达的机会。

这里面有很多很多感人的故事,真实而又具体。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位妈妈的分享。

这位妈妈并没有主动上台分享,是因为他的孩子上去了,老师就邀请他上台说几句。我不记得他的孩子具体说了什么,因为那个孩子很矮小,声音也不大,看得出平时他是很胆小的。

但老先生还是用很欣赏的语气表扬了孩子。接着,妈妈开始了分享,她说:这是孩子第一次站在这么多人面前演讲,虽然他知道他讲的并不好,但她却很开心很满意。

她说孩子就是父母的缩影,可能自己过去的很多习惯、情绪会映射到孩子身上,让他没有活出自信的人生,但她今天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她觉得他能够站上去,就很棒了。

我看到那个孩子看着自己的妈妈,那一刻,我想对这个孩子来说,可能具有足以改变他人生的力量。

我想对那个妈妈来说,这一刻,也可能会改变她的世界。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才是教育真正的意义。

写作不是为了写而写,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爱和知识的流动和转化。

教育也不是为了教孩子如何写出一篇精美的文章,而是让他们懂得写作的意义,懂得人生的真正的内涵。

我想,老先生今天的这堂课,做到了。

3、想要开启一段有意义的人生

课程的分享互动环节结束,老先生讲起了写作的意义,什么是真正的写作?

他说:现在的教育常常教给孩子们的是套路、是模版、是技巧,但真正的写作不应该是这样被禁锢的。每一个小孩子其实都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可以成为一名小说家、文学家、创作家。

真正的教育是启迪智慧、开拓视野、尊重孩子的一切想象力、一切真实的情感。

他说:他从3岁开始写作,一直到42岁,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篇自传,不论他从事什么工作,他都没有停止写作,干一行写一行,成就一行,活到老写到老。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问我们:你们知道3岁的孩子能怎么写作吗?

当时我还真没想出来答案。

后来他说,他3岁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所有他感兴趣的他都会记录下来,如果不会写,他的爸爸会帮助他,有时候只写了一个拼音。

虽然他出生小山村,但他的父亲却很远见,从他3岁开始所有他留下的文字记录,父亲都帮他保留至今。

我想正是父亲的这份远见,这种对孩子的热情超乎常人的呵护,才让老先生可以活出绽放的人生。

因为,我知道,对于写作,老先生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热爱。

所以,他才可以坚持从3岁一直写到了61岁;所以,他才可以在61岁的年纪,依然能够中气十足的站在教室给我们上这么有意义的一节课。

他的热情真正充满能量。我想,很多20岁、30岁的人身上都已经找不到这样的激情了。

泰戈尔说:当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

做自己热爱的事,人生是会发光的。

上完这节课,我内心有一个声音,异常响亮:我也要把自己活成一道光,还是暖色的那种光!

我要去做自己热爱的事,坚持到老!我要去做照亮他人的事,用一个生命点亮另一个生命!

故事讲到这里,本来已经结束,但好奇心的驱使,我还是去百度了一下老先生的资料。

邰勇夫,知名作家,中小学生作文教育家。少年时代游学天下访名师,得到过丁玲、巴金、华罗庚等著名作家、科学家的悉心指导,所著长篇小说,被中外上千家报刊连载报道,在全国100多家省会书店上过排行榜。

1977年恢复高考,9个月完成小、初、高全部课程,1978年考取大学,写出长篇自传小说《我要上大学》;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多个行业做出科研成果,写出反映中国改革开放的畅销图书《我推销我生存》《中国第一推销员》等;2015开始带全国各地中小学生走进各行各业开展作文研学活动,写出《多学科融合研学手记》。

先后走进全国3000多所中小学、1000多个街道社区,为中小学生和家长讲作文课6000多场。组织中小学生研学等社会实践活动300多场。

《中国教育报》等上千家媒体报道他为“劝学者”“把生命的每一天都燃烧起来,照亮中小学生未来的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