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第39章 仓禀足

目录

“太多了!太多了!已经盛不下了!”

“没有了,真的一粒空隙都没有了!再不要往里面灌了!”

“哗啦哗啦,哗啦哗啦……”

当刘协再看到贾诩汇上来的单据时,只觉荒谬。

这一次,双方彼此明显都低估了互相的实力。

短短不过一月,贾诩就花出去了董卓上万金的财物,搞得贾诩都害怕董太师找自己算账,不敢再去郿堡搬宝贝。

而相应的,贾诩这一次的收获也极为惊人。

“太仓府库,已然充盈!”

长安太仓,乃是先汉时期所建。位于长乐、未央两宫之间,与武库一同处在皇城最核心的位置。其储量虽不及关东巨储的敖仓,可依旧能够容纳十万石的粮食!

而如今太仓满,其中至少有七万石粮食都是贾诩此次从市面上买来的……

“文和,你最近就窝在尚书台好了,没事不要去见太师。”

刘协语重心长的吩咐,一副此事与朕无关的模样。

因为刘协实在没想到,对方能玩的这么大。

本以为能有个三万石粮食放出来就不错了,结果对方硬生生的放出来了七万石!

一石粮食,往往就足够一名青壮一月食用。

若是仔细管控,也足够一个三口之家一月不再饿肚子。

再极端一些,到了朝廷不得不施粥保人命的时候,甚至可以做到一石粮食养活一个五口之家一月之久。

也就是说,十万石粮食,足够五十万关中百姓生存一月之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收来的这些粮食,完完全全就是关中的救命粮!

而关中的救命粮,其实就是如今这个大汉小朝廷的救命粮。

有了太仓的这批粮食,无论是贾诩还是刘协,至少都能睡几天好觉。

“陛下,不过对方似乎已有察觉,不再放粮收取五铢。”

贾诩似有遗憾:“以后若再想寻这样的机会,只怕是难了。”

被贾诩吞了这么多粮食,对面就是一群猪也该反应过来了。

所以刘协也没有太在意:“既然不能买粮,那就重新开始收小钱、铸五铢。”

既然没人阻挠,那这一次的政令势必可以顺利推行。

虽然耽搁了些时日,但刘协表示,如果可以的话,这样的耽搁大可以多来几次!

相比于刘协这边的欢快,另一面的气息显然是阴沉的可怕。

黄琬府邸。

一群人围坐在此处,各个面带愠怒。

“子琰!我们可是听信了你的说法,这才以自家府库鼎力相助,可现在是为何啊!”

“是啊!子琰,这一次,你务必要给我们一个说法!”

“子琰,我两家是世交,可此次……你着实令人失望了。”

……

这些人,都是关中的一些大户、豪族。

这一次灌注到太仓中的粮食,基本都是从他们自家府库中掏出去的粮食。

黄琬如今看到这些人像一个个催命鬼一般上来讨要说法,也只得是强忍着羞耻,挨个与这些人道歉。

道歉的同时,黄琬内心却早已扭成一张苦瓜。

“君荣误我!”

这次用粮食换取五铢,之后另铸小钱,搅乱政令的谋划正是士孙瑞的主意。

但士孙瑞如今在长安的名声早已臭不可闻,所以真正出面的人还是黄琬。

黄琬的祖父、父亲都曾经担任过三公之职,而黄琬本人在年轻的时候也担任过右扶风的职务,与关中大族交好,所以才能说动这些人将自己的粮食聚集起来,破坏朝廷政令。

按照士孙瑞的推断,顶多以五万石粮食就能彻底破坏关中的钱政,令贾诩的谋划付之一溃。

但如今七万石粮食都砸进去了,虽然如今市面上流通的钱币都成了他们私铸的小钱,但关中的市肆却全然没有半点崩溃的迹象!

因为朝廷用五铢购买粮食,然后他们再将五铢私铸成小钱,百姓拿到小钱后又去市肆换成粮食……如此,就使得本来毫无用处的小钱居然莫名其妙的被循环利用了起来。

这就导致,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还是小钱,根本没有半点改变。

唯一不同的就是,这小钱从董卓私铸的小钱变成了他们私铸的小钱……

然后,他们还莫名其妙赔进去了几万石粮食?

虽然他们不晓得其中原由,但他们知道,自己绝对被坑了,而且被坑的很惨!

也就黄琬出身的江夏黄氏乃是名门望族,黄琬本人又在士林中威望过高,不然的话今日可就不是心平气和的前来商议,而是过来闹事了!

黄琬对这些人每道一次歉,心里就流下一滴血。

现在,道的根本不是歉。

而是他黄琬,与其父,其祖的颜面!

当这些颜面都被拔下,那他黄琬,怕是并不会比士孙瑞好到哪里去。

“诸位,此次确实是董贼狡诈,假托废除小钱之名敛财,当真防不胜防。”

“但正因如此,我等才要同心协力,共振朝纲!”

黄琬言辞激励,但无论如何却都不如货真价实的粮食来的令人安心。

有知道黄琬与王允等人谋事者,更是迫切询问:“敢问王老筹备的事情究竟何时才能施展?如今董卓只要活着,我等就片刻不得安宁啊!”

黄琬不知如何应答。

自从上次诛董一事无疾而终后,王允谋事就无比小心,便是昔日与其亲密的黄琬也不知道其中细节,只知道王允如今确实是在酝酿一件大事。

“诸位莫慌。”

“具体事宜,还恕我不能直言。”

“但那一日,终究是快来了。”

王允做的事情黄琬并不知情,也不能透露,但若是士孙瑞做的事,倒是能够讲出来以安人心。

“如今董卓残暴,禁止百姓种植平日里爱吃的粟、麦,反而是种植产量不高并且口味不佳的蜀黍与菽。”

“这般倒行逆施,早已是激起了民怨!只要稍加推波助澜,便是民意汹涌,关中沸腾!”

黄琬此言倒还让这些人安心了少许。

至少,这计策比之货币钱政要更为轻松,也更为易懂。

这一次,总该不能再亏一次了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