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百家争鸣,逼我人前显圣

第十八章 灵堂

目录

姜仁根本没有听到老墨在说什么。

心中止不住的笑意,连胡须也跟着颤。

他收起手谕,顾不得里面的内容,连忙跑去了香房。

只见香房内香案之上摆放着一块灵牌。

吾妻李氏之灵位。

这里供奉着是他妻子,是姜北望的母亲。

姜仁第一次笑的肆无忌惮,大声的笑出声,因为在这里,他可以释放自己的所有情绪。

“哈哈哈哈…”

“媚娘,你看到了没,儿子没让我们失望,他比我这个当爹的有出息,你走到早,没能等等我,也没能看到儿子长大了,他出息了,竟然能得到大相国的看中。”

姜仁说到了这里,眼睛开始发酸,他揉了揉发红的眼睛,“外面风大,迷了眼睛,眉娘你可不许笑话我。”

在儿子面前铁骨铮铮的汉子,此刻像是卸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香房的地板上,完全没了严肃的形象。

像是有着说不完的话,一直藏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想说,他很想说给自己的妻子听。

“已经十多年了,我从一个工部的大匠一越成为现如今的工部侍郎,记得爹去世的时候,让墨家好好守护如今盛世,墨隐于渊,我本也是这样想的,可你知道吗?”

这位正处于壮年的男人,像是一下子老了很多,从今报国的一腔热血已经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希望和寄托。

“媚娘,你能想象到一国之君竟然为了坐稳皇帝宝座,联合外敌餐食我大渊将士的血肉吗?”姜仁心寒道。

“工部的那些铁料无一不是那种最次的,而穿在敌国将士身上的铠甲,用的却是我们大渊的最好的铁料,你敢信吗?”他越说越激动,一件一件数落着当今圣上的罪行。

“北望雄关万里,壮哉浩荡长风,哈哈哈哈…可曾知道在那座雄关的城下有多少马革裹尸,舍身取义的将士和百家先贤吗?他们献出了生命,换来的不过是李家的一己私欲罢了。”

姜仁看了一下四周,生怕自己的言语被别人偷听了去。

他缓缓起身,拍了拍袍子,“哎”长叹一声。

“还有,就是老二,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他的情蛊之症,好像越发不可控制了,要不是他的武道境界高,每天靠着药酒压制,估摸着也先我一步了。”

说罢,走到灵位下,姜仁按动机关,机关缓缓被打开,在房间内的地板上赫然出现了一个地道。

姜仁移步走了进去。

下面是一个空间很大的地室,在他下去的一刻,四周立柱凹陷的地方纷纷亮起烛光。

姜仁走到中央,从中央的台案之上将那块通体墨色的玉牌取了下来。

看向周遭,像是在告慰先祖。

“如今啦!儿子有出息了,有些事情还是得交给他。”

只见以他为中心四周角落里台子上,密密麻麻摆放着一个个灵牌。

墨家,姜真郎,姜文,张东元,姜新安,墨岩…

兵家,上官颜龙,陈志豹,武极…

儒家,李道文,张满文,孔令,程阳…

道家,李团籍,刘彻,李相如…

佛家,弘毅,元宝,缘来…

法家,周子…

子钱家,阴阳家,农家,医家,小说家,杂家,纵横家,名家…

这些灵位几乎摆满了整个地室。

“各位先贤当年既然相信我墨家,能给大渊带来一个不一样全新的时代,那如今就请各位再相信一次墨家吧!”姜仁环顾四周缓缓说道。

随后弯腰深深的鞠了一躬。

……

厢房。

此时,萧河和姜北望也被外面的吵闹吸引。

两人起身透过珠窗向外看去。

只见院子里坐满了人,将近有十几个,一大半是来自各书院的儒生。

两人面面相觑,萧河笑了笑率先道:“方才听你说这药酒,是你二叔所酿,不知道他现在何处?萧某想结交一下。”

“他的房间在前厅,不过你不一定能见到他。”姜北望道。

“那就不用老弟费心了,萧某自有办法。”萧河有些激动道。

说罢,萧河顺着姜北望手指的方向走去。

众人见姜北望出来,纷纷上前搭话。

“姜师兄,说说你是怎么打败辽国使臣的呗!”

“还有,你那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真是你写的吗?是不是送送给心怡之人?”此人说话阴柔,好似女子。

“你们别当道,给我让让…我说,姜玉恒,听说你三次落榜,今年的秋闱你会参加吗?”此人一听就喜欢八卦。

“听闻大辽的那位才子是女扮男装,姜兄,好本事,真给我们男子长脸了。”这听起来不像是什么好话。

“听说,杨师兄要拜你为师,是不是真的?”这位不认识杨温华的学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当然杨师兄的听力极好,他默默低头,在老墨的注视下离开。

“这位公子,这玉…我可就收下了。”老墨好心提醒。

姜家家风严谨,没能成事自然不会收礼。

这时,众人纷纷投去目光。

只见老墨举着那块白玉是那么的耀眼。

有人认了出来,“是杨师兄的璞玉。”

姜北望哑然失笑,解围道:“大家安静,只要是付过银子的,但凡有问题,我都会一一解答。”

“还有是,那两首诗是我即兴发挥,现在已经是江郎才尽了,就请大家不要在追问了”

刚踏出门槛的杨师兄闻言,险些跌倒,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暗自道:“那句此物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也是你即兴发挥。江郎才尽,还要不要脸。”

稳了稳身形的杨师兄,决然的踏步离去,心中绝绝:“谣知北望传百世,诗冠古今少温华呐!”

这边的姜北望刚说自己江郎才尽,众人便传来阵阵唏嘘。

想到这么多人晚上可能要管饭,姜北望双手向下压了压。

“诸位能到府上拜访,我姜北望感激涕零,略备薄礼还请笑纳。”姜北望开始花起大饼来。

众人闻言,纷纷疑惑。

姜北望解释,“在过些时日,想必大家都知道的醉千秋,将会售卖,倒是时候在座的每人一坛。”

全场哗然,自从当日大辽第一猛将萧河倒在了醉千秋之下,这“醉千秋”的名气不知道从何就已经被传开,尤其是各院的学生,无不对此酒好奇,仅次于姜北望的那两首诗词。

于是众人纷纷道:“此话当真,玉恒兄可不要言而无信。”

姜北望叫了一声老墨,老墨闻言小跑着过来。

“诸位,请在我府上管事这里写下姓名,七日后定能送到府上。”

老墨今天对少爷那是五体投地,非常积极,“大伙都到这边登记,一个一个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