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谁还买合成钻石啊

第18章 家庭会议

目录

“这个月辛苦大家了,出来吃饭就别想其他的,享受美食是第一位。”

他对旁边的林绍文悄声说:“爸,你要不要来几句?您学生还在了,别愁眉苦脸的。”

林绍文点头,提酒开席。

这一顿饭吃的有点安静,一来是大家都累了,没力气说话;二来是,都在愁,到底能不能卖掉这批合成钻石。

饭后,回到家里,林绍文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家庭(扩大)会议。

“刚才在饭店,看大家都愁眉苦脸的,我不好多说什么,所以才有这次会议。”

“这段时间呢,两班倒,甚至加班加点,大家都辛苦了,都是一家人,感谢什么的就不多说了。”

“我要说的是,根本没有必要愁眉苦脸担心销量问题,我们最应该担心的是产量和质量,销售有我!”

“接下来,请大家畅所欲言,有问题提问题,有建议提建议,一家人,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没必要藏着掖着。”

宋丽琴跟着说:“特别是你爸爸,有什么可愁人的?最坏,你继续去当你的老师,我继续开商店,这么多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林长安听了,反而对老妈刮目相看,没想到她居然如此看的开。

看着妈妈脸上的皱纹,林长安了然,只不过是安慰人的话而已,她照样发愁!

看了看,转向跃跃欲试的小妹,“小妹,你最小,你先来。”

林长宁正在咔嚓咔嚓吃饭后苹果,听闻哥哥的话,表示不服:“哥哥,你说错了,我最小!”

被林长安果断忽视,倒是经过林长宁插诨打科,家里的气氛稍微轻松点了。

林婉静放下举着的右手,问道:“哥哥,这批钻石真的能卖掉吗?大概能卖多少钱?”

好,第一个议题来了:现在共有590克拉合成钻石,其中高品质427克拉,普通107克拉,如何变现?

当前上沪钻石交易所,高品质天然钻石每克拉差不多6-10万左右,普通的每克拉大概大几千左右。

按天然钻石市价70%卖给印弟儿三,大概能回笼资金近2500万,收回投资不说,还有大半盈余,这生意值得搞。

对于合成钻石的销路,林长安早就做好了规划,这事简单。

前期大批量生产的同时控制国内销量。

阿美莉卡和印弟儿三都比较喜欢合成钻石。

特别是印弟儿三,毫无底线,经常拿合成钻石当天然钻石卖,厚颜无耻的出具天然钻石的证书,骗的老外一愣一愣的。

各大钻石巨头纷纷谴责,他们表面承认是有一批合成钻石流入市场,但是毫不悔改。

优先销售这两个国家,先捞个八九年。

在这八九年里,学习前世的IDO或者DR,慢慢发展形成珠宝品牌,等国内一窝蜂进入这个市场时,就会发现合成钻石还没有钻戒品牌的销售赚钱。

林长安自然想试试大客户,卖给杨溯也拿不到什么好东西,简直浪费!

至于怎么找客户,当然是参加上沪钻石交易所,有各国的销售商和采购商,还能免税!

至于上次,半天找不到客户,那是没有申请展台,没有任何准备,再加上量少,根本吸引不了这两家交易商的兴趣。

高品质和普通品质的卖给这两家的采购商,至于低品质的钻石,早已经变成金刚石微粉了。

林绍文坚持质量原则,甚至不愿意出售普通品质的钻石。

想着系统奖励跟产量和销量的系数相关,林长安决定试试出售普通品质的钻石。

反正是贱卖,还是有市场的,说不定那些奸商更喜欢低廉的普通品质钻石,提供的满意度更高。

林长安说服林绍文,先去试试水,如果收益不高,以后只出售高品质钻石。

但是一定要提高合成水平,至少要达到80%以上,否则生产一批,只销售80%,就是客户给100的满意度,也只能拿到80分的奖励,血亏。

林绍文不置可否!

有了这笔钱,就可以继续扩产了,至少能增加20台顶压机。

于是第二个议题产生了,是否扩产或者融资?

本批次的销售额,全部购买仪器,增加至30台机器,每个月全功率运作,至少可以合成2100-2500克拉,届时系统的奖励更加丰富。

其实,林长安的想法是一次性采购30台顶压机,他的联名卡里还有1000万额度,6个月到期,产生的利润随便就可以还上。

黑卡额度估计更高,但是无法在国内使用,颇为遗憾。

家人却都比较反对,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上仪器压着资金就不是个合理的想法。

资金压力大,材料和电费是重头,他们也不清楚林长安手头到底能拿出多少资金!

至于融资,宋丽琴非常反对,担心厂子会变成别人的。

她建议,慢慢发展,用每月的利润采购仪器,并不想借钱贷款也不想拉人进来。

林长安知道钻石的价格肯定会崩,详述了他的规划和打算。

戴尔比斯所谓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什么的就是天底下最大的骗局,是钻石巨头编制的谎言,他们甚至通过控制销量而维护天然钻石的高价来获取暴利。

哪怕如今已经能合成培育钻石了,天然钻石的价格会降但也不会降多少!

也必然跟这些巨头对上,届时抹黑、跑脏水、打压竞争是必然的。

比如戴尔比斯,每年几十亿的销售额,至少能拿出三分之一作为推广营销费用。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从他们嘴里抢饭吃可不容易的。

2006年,我国钻石首饰消费规模是31亿美元,基本上大多数都被老外的钻石巨头赚走了。

注意,这可是31亿美元,不是人民币。

所以林长安的想法是必须在最挣钱的时候扩大生产获取暴利。

后续依据华夏如此大的市场,低价跟其对抗是唯一出路。

回轮资金后逐渐转型成为珠宝商,打造一高一低两个品牌,通过品牌的高附加值赚取利润。

国内国外的市场足够广阔,完全不用担心他们一家这点产量就能够冲击市场!

这才多少,一台顶压机一个月才72-84克拉,就是上了100台,一年才8.64-10万卡拉左右,平均按6万的价格出售,也就不到50亿人民币,跟31亿美元可差了数量级了。

是,可以按照宋丽琴的想法,通过每月的利润慢慢采购增加,半年或者一两年就可以凑齐100台。

可是凑齐了又怎么样?100台全功率运作,人力电力材料等都变成了风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