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相公老爷

14臣民安可窥圣意,神童被荐入京城

目录

一颗心一直提在嗓子眼,一两个月不敢有丝毫懈怠的王朝辅,直到知晓自己已被录取,这才敢把悬着的心放进肚子里面,枕着高高的枕头安然入睡。

固然一个通过了科考,无法代表他彻底走出危局,但可以证明自己是有一定的利用空间。

王永亨之所以如此对他,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乐户子有辱门庭,其实还有前身在科举正道上庸庸碌碌。

作为耕读传家的王氏,读书不行则意味着毫无作用。

既然没有利用价值,那无论怎么对待那都无所谓。

总不能留个废人白吃白喝,更何况他对于整个王氏家族而言,是一个无法公开的黑点?

可一但王永亨知道他以八岁之龄通过了科考,那自然会选择区别对待。

无论是汉唐门阀豪强,还是宋明小地主阶级,都需要的是一直有人出仕,一旦出现断层情况,那说什么都是虚的。

如今王氏虽然还有不少人出仕,可真正有前途的只有王琼一人。

其余的要么是举贡出身,要么是吏员出身,即便是运气再好,再如何擅长为官之道,撑死也就是一个四品官。

相比之下,以八岁之龄获得乡试资格的资质,只要没早死,后面不出意外的话是有可能触摸到官的门槛的。

如此一来,含金量自然也就展现了出来。

“郎君,老爷来了。”

考试完毕后,除了去看望张可勖向他报喜之外,一直闭门不出歇息了数日,终于把身体养好的王朝辅。

这一日起了个大早,一番锻炼便回房继续钻研制艺文章。

由于蜂窝煤的生意,伴随着天气寒冷,以及满满推广,购买的人逐渐的变多。

平时只需吩咐店铺掌柜做好售后就行,查看进出的钱账,把握好大局方向就行,其余的并不需要投入太大精力。

反而是作为立身之本的科举制艺,现在还是极为薄弱。

此次通过科考也只是踩着线过关,倘若因此松懈,那么眼前的一切未来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正在王朝辅绞尽脑汁,对着纸上题目进行破题时,却听得门外下人呼唤。

王朝辅搁笔怔了怔,想通了王永亨来悬瓮山别墅的原因后,应了一句:“这就来了吗?”

朱钟鈵一案已经结束,被赐贡酒一杯,宁化王爵位由朱奇㶏承袭,一切尘埃落定,无论是王氏还是自己的危机,都已经结束。

之所以没有在张鹤龄走之后立即发难,不外乎是猜不透张鹤龄与自己之间到底有什么勾连,以及还不知道自己的科考成绩。

但这么久,张鹤龄却并没有派人到悬瓮山来找自己,由此王永亨必然会反应过来,二人交情应该是不过尔尔罢了。

而自己在科考之后,也没有去王家大势宣扬自己高中,打脸王氏族人,反而出了考场后,一直躲在家里。

这种行为是与其在王永亨考核作诗时牙尖嘴利,与乡试放榜时锋芒毕露的作态是截然相反的。

自己一反常态的举止,在王永亨眼里无一不是在透露,考的并不理想,所以闭门思过。

如此一来,王永亨自然就动了心思。

毕竟煤矿在自己手上,如今不但没有败亡,且比之前的收益还要强。

这种金鸡蛋落在自己身上,王氏一脉的又怎会愿意?

想到此处的王朝辅俊眉一挑,亲哼一句:“哼,不知道这老逼登要是知道我考中了,又会换成什么嘴脸?是重金相赠?还是纳入族谱?”

相比于这些所谓的赠礼,王朝辅更想看到王永亨前倨而后恭的变脸情节。

想到这里,王朝辅连忙起身离开房间前往客厅。

此刻客厅内,早已落座的王永亨,悠哉悠哉着喝着用山泉水沏的茶,等待着王朝辅。

“静学公远道而来,余不曾亲迎,央及海涵则个。”

哪怕王朝辅对王永亨,可谓厌恶至极,但却还是一如既往的礼貌,上前就是恭恭敬敬行了一礼。

王永亨年龄以及与他的关系摆在那,即便双方都不想承认,可该有的礼貌万不能缺。

不然宣扬了出去,哪怕王永亨做的再错,从道德舆论上,王朝辅就会一败涂地。

世俗道德观向来都认为,下者必尊上者,上者向使有错,也绝非下者可以指摘,更遑论其它?

王朝辅本就属于弱势,要是再为了这点小便宜,从而导致自己犯了大错,那可就是得不偿失了。

实非智者所为。

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脸人”,无论是不是热脸贴冷屁股,起码不能把话让别人说。

王永亨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王朝辅礼貌寒暄,他也没有失礼:“说这些作甚么,此番是我贸然前来,如何怪着你?”

二人虚情假意互相寒暄一番后,王朝辅也坐了下来,接着开门见山询问:“不知静学公今儿来这悬瓮山别墅所为何事?”

“也没什么人事,只是听说你前些日子去参加科考,想必是颇为劳累,今儿这才顺道来看看你有甚么需要。”

听到此话的王朝辅内心却是嗤之以鼻:“跟我搁这装什么慈祖呢?”

就凭对方身份,如果真是因为自己劳累,完全可以派遣一个有身份的人过来看看就行,哪里需要他亲自动身?

这一番鬼话,王朝辅是一个字都不信,可也没想过要去揭穿,反而还想照着对方的想的那样做,满脸愁容的回答:“哎,九日蜗居在囚笼里面,可谓受尽人间煎熬,却不想此番考的不尽人意,一想到三年之后还需受得这般罪来,小子便心生退意。”

消息透露了吗?

透露了。

符合事实吗?

只能说符合也不符合。

因为的确考的不尽人意。

从考试成绩而言,王朝辅能中与否实在两可之间的,又坏了主考官的事,没有名落孙山那都是承天之幸。

从排名来说,吊车尾差一点落榜的成绩,肯定是不符合王朝辅的心理预期,那可不就是不尽人意嘛。

至于说,三年之后再受罪,他指的是乡试考场的罪,可在王永亨将所有话连贯起来,便以为是落了榜。

确认了自己心中所想,王永亨倒是没有第一时间翻脸,反而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朝辅呀,你知道此前把碳场给了你,本是想你有个产业,日后图个衣食无忧。

可近来族人们颇多抱怨,说我把悬瓮山别墅和碳场给了你,却不顾其它族人饱受冻馁。

你看,莫不如你先把矿场交还给我,老夫替你掌管着,你也好安心备战科举事宜不是?”

“却是小人教静学公难做了。”王朝辅欣然颔首,踌躇半天这才道:“公待小子素来不薄,我岂能让恁为难?

稍会儿我便搬出悬瓮山别墅,管教他人没得话说。

至于这碳场,我看还是算了,众所周知这碳场你早已送与朝辅,若要是交了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恁出尔反尔?

陷长者与不义,此事小人却是做不出来。而且矿场生意如今只需按部就班便可,倒是费不了在下许些心神。”

话到这里王永亨就知道,考打苦情牌是拿不回矿场。

他可不相信,自己说的这么露骨,就差直接告诉王朝辅应该还矿山产业了,对方会听不出来。

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王朝辅在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既然王朝辅入场不识时务,王永亨也就不在意是否撕破面皮了:“端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悬瓮山今日你必须搬,矿场你也得交出来。

不要以为和寿宁侯有些关系,就以为自己能在这太原肆无忌惮,山高皇帝远知道吗?

别说寿宁侯如今不在太原,即便是在太原,我想要哪个人消失于世间,连官府也不过是简单过问一下罢了。

你不过是个贱婢子,以为攀上高枝就能骑在我王氏头上?我与你好生商量你却不听,真真是叫做一个不见棺材不落泪。”

抛开王永亨吃相问题来看,对方说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有道是县官不如现管。

张鹤龄的庇护的确让他束手束脚,但也只是如此而已。

但并不能意味着,王永亨就能一直坐视王朝辅狐假虎威而不管。

之前是因为想要通过王朝辅,和张鹤龄搭讪关系,可没想到关系没搭成,反倒让张鹤龄把他挤兑一番。

如今张鹤龄远去,二人的交际也不像之前想的那样亲密,既然如此王永亨当然也没什么好顾忌。

毕竟这是在太原。

作为豪门族长的王永亨,只要舍得下成本,想要弄死个把人,而不会染上官司,还是做得到的。

见王永亨图穷匕见,王朝辅嘴角微微闪过一丝笑意,刚想开口时,只见下人急匆匆的进来了:“郎君不好了,天使来了?”

“天使?”王朝辅、王永亨二人当场愣住,二人从来可没想过会有天使来。

即便是王永亨曾经官居知州,也只是在入京叙事的时候,远远朝见了一次皇帝,至于天使临门,那还是很多年前他的兄长王永寿官任尚书才有的待遇。

但显然眼下不是纠结这些东西的时候,王朝辅当即道:“速速收拾客厅,大开中门把天使迎进来,摆上香炉长案,待我沐浴更衣之后前去拜见。”

说完就把还处于懵逼状态的王永亨撂在客厅,返回山中温泉以最快速度焚香沐浴,穿好整洁的衣服后再行转道客厅。

此刻客厅里面人满为患,为首一头戴垂带乌纱冠,身穿葵花胸背团领窄袖衫,面白无须年龄四十余许的宦官坐于首位。

其它两边则是包括顾佐、敖山也内的山西官场头头脑脑,其余的就是太原的一些大户。

王朝辅趋步向前,躬身行礼:“太原王朝辅恭迎天使。”

天使好像并不想多浪费时间,直接就对王朝辅说:“出去接旨吧。”

此言一出,除了身在官场的,其余人神情满是惊诧,其中由数王永亨与王氏族人。

本以为王朝辅暗中做了什么,皇帝随意派遣个宦官前来慰问也就罢了,可现在居然说是传旨,那意义就截然不同了。

无圣旨充其量也只是皇帝私人慰问,有圣旨那就说明是朝廷意志。

一个代表私人,一个代表整个朝廷公认,二者不可同一日而语。

其中尤其是王永亨,下人通报有天使驾临,他本以为是张鹤龄得杰作。

所以非常后悔自己把话说早了,正准备着事后怎么挽回,可天使把话一说,他心中顿时惶恐万分。

情急之下的王朝辅,一时失去理智,一句话脱口而出:“敢问万岁可是有甚么旨意?”

起身往前走的天使,听到有人问他,顿时眉头一皱,瞅了王朝辅一眼:“怎地如何这般没个体统放了进来?圣人旨意,未颁发前你这厮也敢私自窥视圣意?”

“我……”

“山野村夫没见过这等世面,教恁好生搅扰,却是小人不是,央及天使海涵一二。”

眼见着王永亨就要开口,那王朝辅哪里允许?旋即当场上前开口,堵住对方的嘴,甚至还有意无意贬损一番。

身负传旨重任的天使,也无意计较太多,且王朝辅当场认错。

于是他也就顺着梯子下楼:“此事就此作罢,稍后谁人再不守规矩,我想你们山西的官员应当不会看不见吧?”

“天使尽管放心……”山西官员连忙众口同声出来做保证。

这小小的插曲当然不会影响到众人,很快大家走出了客厅,天使手持圣旨,背对客厅面对大门。

王朝辅则跪在正中,与天使的身子相隔一个香案,等到着圣旨颁发。

天使清了清嗓子:“天子诏命。”

王朝辅当即叩首请安:“草民恭请圣安。”

天使朝着北京方向拱手:“朕躬安。”

接下来直接张开圣旨,高声宣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高祖神文圣武,迪荡蒙元腥臭,复我汉唐制度……

予于报痛方殷,克承祖宗丕业,虽夙兴夜寐,觊安黎庶,唯恐有伤皇考托付之明,然和气未臻,灾眚时作;风俗不醇,吏弊未祛……

祖、宗治隆三代,惟在三途并进,选材任能不拘一格,曩者,朝廷选贤用能,太学生员可任封疆之任,岩穴山人可授百里之缺……

英庙天资聪睿,惜世间颜、甘少年异才,或因家困泯然众人,故许天下官员举荐奇童入京考校,果有奇才,宫府厚养,使无后顾之忧……

今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寿宁侯张鹤龄等荐太原奇童于朝,朕虽不敏,然亦惜才之意,命有司择日钦送京师考校……”

“草民接旨。”

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王朝辅内心都快笑炸了。

对于奇童一事,他还是听说过一点点,说白了就是一群有关系的神童,被举荐到京城进行考核,只要考过了,那待遇可是丰厚无比。

王朝辅高兴的不在于考过后的待遇,而在于只要通过考核,他就算是进入了皇帝的视线,短时间内完全可以不用受制于王永亨这个老逼登。

此时王永亨内心也炸了。

王朝辅的名声传到了京城,万一这小子日后简在帝心,那他可就尴尬了。

他和王朝辅之间的龌龊,并不算隐秘稍微有心一点,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如此便意味着,他只能被钉在耻辱柱上。

所以此刻的王永亨,只能寄希望于王朝辅别通过考核。

但这一切他说了不算。

既然旨意宣完了,那么众人当然也不在端着,不不约而同的上前恭贺。

王朝辅一一回礼,直到把天使送出门后,再行返回感谢陈清:“学生多谢方伯举荐之恩,他日必定结草衔环以报。”

刚才圣旨说的很明白,是山西官场举荐,可山西的官,和他熟的也就陈清等寥寥几人,作为山西官员之首,感谢他定然无错。

陈清这种老官僚,当然不会就这么接下,让人听了去说他结党营私:“老夫为国举才,是出于欣赏你的急智,又非结纳党羽,以图私利,说什么报答,简直就是荒唐,要报答也是报答万岁,岂能报答我?”

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下来,一下子可算是洗脱了之前被朱钟鈵举报,然后惹上的“流言蜚语”。

王朝辅当即也认错:“多谢方伯教诲。”

“孺子可教也。”

陈清点了点头,这件事情便算是过去了,而敖山也在这时上来:“这回你可真是走了大运,要是你能够通过奇童考校,届时留在京城读书,想必很快就能补齐你现在短处,三年后参加乡试,并非无一试之力呵。”

奇童只要通过考核,那百分之百是留在京城读书。

京城是群英荟萃之地且资源丰富,只要王朝辅能够刻苦读书,再返回山西这种科举弱省考试,还是有一定通过几率。

即便无法通过下次乡试,也能为下下次考试积累经验,反正王朝辅还年轻,有的是时间去应试。

“老爷。”

“静学公。”

“寿公。”

“……”

这番平常的恭贺被本就郁闷的王永亨听在耳中,瞬间气的吐血昏厥。

他哪里还不知道,王朝辅在给他挖坑呢,故意把话说的不清不楚。

可时至今日,一切都悔之晚矣,只能恨自己过于急躁,但凡再等一刻钟,事情都远不至到如此地步。

越想越气之下,居然直接昏死过去,而还在悬瓮山别墅的人,顿时乱起来。

“吵什么吵?”

混乱的场面,在王朝辅一声呵斥下,倒是暂时陷入平静。

这时王朝辅才不疾不徐的走近王永亨,把了把脉,淡定的说道:“不过是气血上涌以致昏阙,带回去好生修养就行了。”

“王朝辅,老爷如今昏过去,你就不能让他在悬瓮山别墅修养,非得让他老人家受颠簸之苦?”

“呵呵,也对,天使没来之前,静学公叫我搬出悬瓮山别墅。你们就把他抬回房间修养吧,王某这就告辞。”

这一刻的王朝辅显得风轻云淡,好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对他有任何影响一样,说完之后便要返回房间收拾东西离开悬瓮山别墅。

不过走着走着,他又停下来,迎着在场众人沉浸在王朝辅爆料的信息当中,对着王氏族人便笑道:“回去好生说与你们王氏子弟晓得,王某人科考中了。

让他每遵守一下诺言,不然作为太原王氏子弟,倘若出尔反尔,说出去只会令人耻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