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红楼叙春秋

第25章 大爆炸

目录

秋日岑寂,落叶惨淡,杨缓还不知有阴谋找上了他,明儿就是中秋,阖府忙碌,他只是在屋中焚香抄书,他家里有《中秋帖》,不错,正是王献之的墨宝!他恨不得一天抄上个百来遍。

“中秋不复不....”杨缓正仿着,门开了,他捉起笔,抬头一看,杨纶一步步这批了进来。

“笑那么高兴,郑家的妹子来了?”

“是啊,郑叔叔也来了。”

杨缓把笔放了,“也好,咱们一起去看看。”

郑遂和郑嫣君在客厅里坐着,一旁是镂刻精致的高角桌案,上面仿着一个花瓶,花瓶里插着几束尚且带着露气的菊花,

见杨缓来了,郑遂道:“我正有事要和杨兵备说,嫣君,你出去吧。”杨纶听了,欢喜得跺脚,忙带郑嫣君出去。

杨缓问是何事,郑遂道:“只因我在大理寺,翻阅卷宗,发现了一个女真间谍,这女真间谍又与你们兵备院有关,所以想请你帮帮忙,查查兵备院的卷宗。”

因为乡试,杨缓至今还没去过兵备院,一听“女真间谍”这四个字,他来了精神,“既是这样,那我就陪你去一遭。”说着,去卧房取了官符,拿了官印,和郑遂一道往兵备院去。

兵备院,主要是制作禁军的武器,占地很阔大,但官署并不十分的显眼,

看门的吏员看过杨缓的官印,忙道:“原来是太爷,随我来。”

值班的是兵备院的少卿,刘长君,杨缓没上任之前,他就负责兵备院的事情,四十出头,方脸,头发虽有些白了,但看着倒也精神。

“太爷。”古来向来是地位高的年纪大,德行高,刘长君是既拜德,也拜寿。

“本官为着乡试,素日不曾来,今日来此正有一件事,这里的卷宗藏在何处?本官要前去看看。”

兵备院的卷宗堆在一个院子里,几个屋子,好似书阁,有些卷宗束之高阁,还有些卷宗被随意丢在地上,杨缓略略扫视一眼,“郑大人大概还有些入手?”

郑遂看着这一大堆东西,也是如堕烟海,点了掸头,杨缓让刘长君叫几个书吏来,

中秋之前,那是谁都不乐意加班的,又是翻阅卷宗,找个名叫曹少卿的人,这些书吏心里总有些埋怨。

杨缓坐在红木椅上,微微靠着,若有若无的几声叹息,纸卷翻动的沙沙声,都涌入杨缓的耳朵,他微微闭上眼睛,“昨儿不过是和元春和抱琴玩了个双飞,现在怎么就那么想睡呢?”

他倒是不是精力不济,就是闭眼很舒服,俗话说的好,谁不爱睡觉呢?

闭着眼睛,用手指敲着贝多芬的圆舞曲,忽然,他感动一种莫名的焦躁,他挠了挠头,浑身有点发痒。

就在他皱眉的时候,疏地,窗外一阵巨大的声响传来,好比大地深处的闷雷,屋内好似地动山摇,杨缓吓得躲到了墙角,窗外乌压压的一片。

“这是怎么了?”杨缓惊魂未定。

卷宗掉地,茶杯落地的声音显得微不足道,更别提什么发抖的祈祷,屋内一片黑暗。

也不知过了几时,渐渐安静了,杨缓站了起来,窗外,瓦片碎了一地,还有不知从何处飞来的人头,血肉模糊,让人不忍直视。

“这是炸药库爆炸了?”这绝不是地震,凭着空气中这股硝石的气味,杨缓判断着可能是个类似天启大爆炸的事情。

不说这兵备院的事情,神京城中有不少人遭受了无妄之灾,有的被炸死,有的被天上的铁屑砸死,有的脑袋被飞来的食石头杂碎,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同。

贾赦领着人在杨府门口叫阵。

“把我的儿媳妇交出来!”

这次,他背后有了人,底气更壮。

府外的人叽叽喳喳,那个前不久跑来的徐姑娘又疯疯癫癫,杨纶碍于郑嫣君,也不好拿弓,偷偷射上一箭。

他知道贾珍这人,就是个软蛋,他拿箭,射死他身边随意一个人,他准吓跑了,事情也不至于闹大。

贾珍见杨府胆怯了,不免嘴中更臭,忽然,门开了,杨衍拿了一把白杆枪出来,“贾珍,你来得好,也不知是谁给你的胆子,咱们都是武勋出身,这样,你心里要还不服气,咱们手底下见真章,生死状我已经签了,你看着办吧。”

大尧的武勋往年是有这个决斗的习惯,这些年来,倒真打死过不少人。

贾珍见杨衍出来就是这玩命的架势,不由浑身一颤,他只是来出气的,不是来玩命的。

再说了,这杨衍现在就是个布衣,他好赖还是个将军呢换命,也划不来。

但掸的嘴里还是说道:“出来了就好,不过今日我说来说道理的,我儿子和那秦氏是父母之命....”忽然,远远传来爆炸的声响,贾珍身边的家丁,以为杨府的人冲出来,一时都吓得撒腿就跑。

贾珍眉头一挑,见周遭那些人像水一样流走,不免像弹簧一样跳起。

“这群畜生!”这种事情,阵仗输了,那就全完了。

贾珍决心回府严惩几。

“这帮丧家犬!”

杨衍见贾珍仓皇而逃,笑意在他心中暂开一会儿,可远处的动静,又让他担忧了起来:也不知缓儿现在怎么样了。

如今神京城内的局势,他也不是很明白,杨缓这一下吧那些买考题的人逮出来,已经得罪了不少人。

不过在乡试上还要花那么大功夫的,对杨衍来说,也不是什么得罪不起的人,他就没有科举过,他这两个儿子也是,做官的起点,除了那些翰林,科举里面的人又有谁能比得过?

搁着硝烟,人难以看清真相。

听说今日的皇宫也被震动了一番,崇仪帝还到太庙跪了一番,说些什么“万邦有罪,罪在朕躬,列祖列宗,降福佑民”的话来。

说回杨缓,兵备院这边,人心惶惶,卷宗是差不得了,还好,杨缓看着是颇为安静,还坐着喝茶,要不然,这帮书吏还不知心里会不会生出诸如女真人打过来,国将不国的想法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