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复中原

第37章 文章发酵(求追读)

目录

待刘和头看完,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了。

他忽然想起从开封府逃难至此的那一段悲惨的日子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和头一咬牙一跺脚道:“干了!”

说着当晚便连夜给自家瓦子的艺人更改了曲目,并瞒着妻儿将家中财产处理好便径直走向征兵处了。

……

魏文和,国子监学生,经学史学不愿读,各类闺房春色的文章倒是爱的不要不要的。

前些时日前去书肆淘书,发现了已经在连载中的《红日》小报,看到了上面连载的《西游记》残篇,奈何前面没看到,急的其抓耳挠腮,却不曾想其国子监的同学竟然有《红日》小报的首发刊。一番借阅,让《红日》小报在国子监的学子们之间愈发流行起来。甚至引领了谁能第一时间拿到刊物谁就是兄弟们的老大哥的潮流。而老大哥则喜欢将新一期的刊物传递给叫声最甜的那一个。

这新一期的《红日》小报一出,早已经有各显神通的大佬提前锁定预定了一期了,而魏文和便是其中之一。

然即便是如此,在《西游记》后续内容的诱惑之下,魏文和还是第一时间前往书肆将最新一期的《红日》小报取回去。

然翻开第一页,与刘和头的惊愕一样,他也惊愕的发现,这新一期的小报内容竟然与之前不一样。

小报的正版面写着几个大字《唯有鲜血可洗耻辱》。

呼吸急促的看完此篇文章,魏文和飞奔着前往了国子监的住处,将几个正准备出门的同学给叫住道:“诸位同窗,快看,此最新一期的《红日》!”

众同学皆震惊的看着魏文和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以前这家伙仗着有书肆的关系,总是能第一时间拿到《红日》小报的最新连载,然哪次不得吊得兄弟们就差喊爸爸了,才给众兄弟们看啊。

这次非但没吊众人,反倒是主动相邀。

众人相互看了看,有些狐疑的伸头一起看起来这最新一期的《红日》小报。

待看完,众人均和魏文和似的,呼吸急促,眼圈发红。

这时候狂奔的一路回就寝处的魏文和心中早就有个想法了,看众人情绪到位方才道:“诸位。我想,我等作为天子门生,当做些什么!”

一个瘦弱的书生咬着牙坚定的说道:“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这书不读也罢!”

说完将背上的书包重重的扔在地上。

又有一理智些的学生将瘦弱书生的书包给拿起来拍了拍上面的尘土道:“若朝中无复仇之意愿,我等即便投笔从戎,又有何用?

我等书生即便不能在边关卖命,也不能让苟且偷生之辈拖了边关将士的后腿。

诸位,我欲效仿先辈陈东,上书请陛下北伐,诸位以为如何?”

所谓先辈陈东,其实距离他们这个时代也并不算远。

昔年靖康前后,大宋国难当头时,在金军包围东京时,朝廷主和派占了上风,太学生陈东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思想,带领太学生七次上书,迫使朝廷任命李纲主战,解了东京之围。

此后陈东便成为了国子监众学生的偶像。

魏文和哈哈一笑道:“此言甚合我意,兄弟,上书带上我一个!”

“我、我、还有我!”众人纷纷应着并串联着。

又有人道:“我兄弟也在太学读书,我去喊一下他,看看他是否愿意一同上书。”

“我也有兄弟,我也去问问。”

……

一篇联合上书竟然由《红日》小报的一篇文章所影响,在这间小小的房间里便酝酿成型了。

他们还不知道此会产生多么大的风浪。

……

行营军募兵处的宋国安是该处的负责人,其本人便是投笔从戎之人,便是成了募兵处负责人后依旧喜好阅读。也不知从何渠道知道了《红日》小报,读罢便惊为天人,自此便成了《红日》小报的忠实读者,每期不落。

翻看到最新一期的《红日》后他也愣住了。

待读罢一遍,他兴奋的喊道:“来人!来人,将此篇抄录送至京中募兵点,令识字的兄弟给路过募兵点的人大声读出来!

我要给兄弟们招募更多的热血汉子,而不是目的不纯来当兵,上了战场就拉稀的软蛋!

在市井、在学子、在官场、在士卒等之间,赵伯玖怎么也想象不到此篇文章会爆炸似的在这得有几十万甚至数百万人的大城市迅速的铺开传播。

一时之间,《红日》小报的大名甚至力压邸报,以至于三岁儿童也知晓有这么一个刊物。

而复仇论更是喧嚣尘上,支持北伐的声音直接传到了中枢。

二月二龙抬头刚过没多久,刚过在资善堂议政过的众人竟然又再次举行了。

然而,令赵伯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次论证竟然和赵伯玖他本人息息相关。

还是熟悉的资善堂,还是宰执赵鼎、执政沈与求、孟庾、签书枢密院事胡松年等老面孔,还是原来的座次。

待皇帝赵构到来,众人行礼完毕,如往常一样,议政便开始了。

“前些时日,国子监太学生联名上书一篇,想必诸位也知晓了,这一次诸位再看一遍吧。”赵构对众人一边说着一边对身边的蓝珪一挥手。

蓝珪点了点头,赶紧将国子监太学生的联名上书捧着给众相公,以供众相公传阅。

待相公看完,宗子赵瑗和赵伯玖两个人也看了一遍。

待赵伯玖接过联名上书的时候,眼睛都瞪直了:“这特么不是我写的么?”

只见那诏书起头便引用了赵伯玖刊在《红日》上那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后面则是痛斥主和派通敌卖国之行径的恶劣,最后则是强烈请求北伐复仇。

待看完,赵伯玖点了点头,这国子监果然不愧是大宋的最高学府,其辞藻、其内容水平都极高。

待众人看完,在上面的赵构扫视了一眼众人道:“诸位,联合上书都已经看完了,诸位且议一议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