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频道 > 大河客栈

第五十五章 素斋

目录

第二天任梦海去了这个新建的昭明禅寺,寺庙很大很新,从前到后走了一圈,就没碰见几个游客。他随便找了个僧人打听这寺的由来,还没问几句呢,那僧人就有点张口结舌,果然是外聘的,对这寺中的事情十分模糊。

任梦海就去求见方丈,等了好久才见到了。

这里的方丈叫作慧信,他是听知客僧说任梦海坚持要见他,才出来接待的。

任梦海单刀直入,询问寺中是否需要外聘员工。

一般有传承的大寺,都有自己的寺产,有历年来经营所得,也有各方信众的供奉,而且越是历史悠久的寺庙,寺产就越丰富。就像栖云寺,整个栖云山有一半的地方都是属于他们的。

大寺里面僧众也多,除了做功课之外,也各司其职,有的种田,有的接待信众,有的下厨做饭,基本上自己的僧人就把寺里的活儿全干了,这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就连本初这样的小和尚,每天也是要打扫院子的。

但昭明寺这样的寺庙就不同了,本来就是为了建景区而设立的,虽然号称是古寺的恢复,其实要钱没钱,要人没人。前期完全是幕后承包的老板在投资,既然是投资,就要讲究个回报,所以寺庙怎么开源,怎么节流,都是日常很重要的问题,就和运营一家公司也差不多了。

任梦海向慧信方丈提出,是否可以雇用村民们来工作,可以在厨房帮工,还可以负责所有清洁打扫的工作,部分年轻一点的村民,还可以做保安。雇用村民们的工资,比雇用县城里的人要便宜两成呢。

“如果你们寺外有土地的话,村民们还可以种粮食,这样寺里的厨房这一块,基本就不用去外面采购了。也能节省不少成本。”

慧信对于节省成本还是挺心动的,但算一算要增加的雇员量,还是觉得不太划算。

“寺里香火要是鼎盛,我们村里那些人估计还不够用呢。”任梦海说:“昭明寺新建,信众还不多,大家都是当旅游景点来看的,现在除了门票钱,应当就没什么其他收入了。”

“确实如此。”

“如果方丈雇用我们村的村民,我可以把几道素点心、素面、素菜的做法教给寺里,这样每个过来的游客,都会再付钱吃上一顿素斋,收入岂不就增多了吗?”

“这,外面就是仿古一条街,大多都是卖吃食的,游客们不一定选在我们寺里吃啊。”

任梦海笑了笑说,“刚才我从菜场买了些材料来,要不我到厨房去做一次,您尝尝看?”

慧信将信将疑,不过他想想也没什么损失,就答应了。

任梦海做素点心的手艺本来就不错,伊尹来了之后跟着学了两手,更是上了一个台阶。他先把白扁豆山药糕做好,放进了蒸笼。然后开始处理香菇,白果,豆腐干之类,打算做一道素面。罗汉上素面到处都有,算是每个寺庙的标配,但他这个做法是在栖云寺的后厨学来的,没有香油的腻感,反而十分的清爽,连伊尹尝了都说挺不错。

一锅面足足做了有一个多小时,最后上桌的时候,寺里仅有的十来个和尚全都闻香而来,还有几个游客在厨房外面探头探脑,不停地深深吸气,感觉寺里所有的人都集中在这里了。

任梦海将面分在碗中,每人一中碗,再用小碟子配上两块小小的白扁豆山药糕。他先端给了慧信方丈,其他的让僧人们自取。自己又端了几份到外面,对那几个游客说:“这是寺里的素斋,一套88元,你们要尝尝吗?”

那几个游客根本就没犹豫,当场掏了钱。

一时饭堂内外,和尚和游客们都在埋头苦吃。僧人们食不语,游客们却边吃边说:“真不错!”

“比外面那些烟熏火燎的东西好吃多了!”

“就是,来拜佛就是要清静,吃这个觉得很静心。”

“味儿也好。”

“这好东西都有传承的,看来还真是个古寺哈。”

“下次带我妈过来,她信这个。”

“吃完买点回去?”

“不知道还有没有啊,太好吃了。”

“我先去问一下,你别动我的面啊。”

“你当我是你啊?快去!帮我也买点。”

慧信已经吃完了,听见游客进来说要买山药糕带走,不由得看向了任梦海,任梦海不慌不忙地说:“今天是试营业,山药糕做的不多,包装盒也还没到,你们要是诚心买,那就便宜点,我用食品袋装给你,十块钱一块。”

“可以可以,我都包圆了。”

“行!”任梦海拿了个食品袋就开始打包,就当没看见和尚们幽怨的目光,他们还想再吃点糕呢,两小块根本不够好吧!

送走了游客,慧信对任梦海已经完全改观了,就刚才那一小会儿,进账六百多块,现在门庭冷落,这都快赶上半天的门票钱了。他主动带着任梦海回到自己的静室,啊,办公室,开始商量如何合作。

任梦海表示这些食物的做法他只能教给自家的村民,然后让慧信雇用他们到厨房工作。

“不敢说客似云来吧,餐饮这一块的收入大大超过门票是肯定可以的。有些糕点还可以大批量做好,包装好了在寺门口出售,游客们反正也要买旅游纪念品,带两盒回家很寻常。这一块的收入也不会低。我只有一个要求,招工的时候优先考虑我们村里的人。当然如果有做得不好,不守规矩的,您也不必客气,直接解雇就是了。”

任梦海提出的要求还是很合理的,慧信想了想,就答应了。不过他希望能够多增加几个品种,这个任梦海也同意了,还表示点心可以按照季节更换,这样更有特色。

双方谈毕,皆大欢喜。村里原来就不过几十户人家,移村后又有几户去子女所在城市生活了,现在留在县城里的,满打满算不超过三十家,每家如果能有两个人在寺里工作的话,至少生活是肯定没有问题了,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拿,而且这个工资比在县城里打零工要高出不少。

任梦海和慧信方丈互留了联系方式就回去了,他去了村长家里,让村长把各家都通知到,明天去昭明寺应聘。

村长得知了这个消息,开心得合不拢嘴,他点了几个村民过来和任梦海学做素面和点心,都是他知道手比较巧,人也比较踏实的,小伍也是其中一个。

晚上大家就在村长家吃的素面和点心,满室飘香,楼上下的邻居小孩都给馋哭了。

“小海,没想到你出去后还学了这个手艺。这下大家有盼头了。”

“这些还比较简单,我多留两天,再教大家做些别的。”

“那太好了!”

“小海,你说有这手艺,我们村自己人联合起来,开个小饭馆不也行吗?”村长问。

“村长爷爷,我想过这个的,但我们现在不是在老家。在县城里我们都是外来户,只有这么几十个人,而且还都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不多。要是我们的餐馆太红火太赚钱了,其他那些餐馆肯定会想办法来捣乱的。人家在这里根基深,随便找点什么卫生啊,消防啊之类的理由,就能让我们罚款、关门!要是更无耻一点的,找些小混混到店里来吃霸王餐,或者打架生事,我们这边老弱病残的,根本对付不了。”

“小海说的对啊,是这个理!”

“昭明寺那边不一样,人家背后是有大投资商的,能拿下那一大片地去建寺庙,背景肯定很强,生意再红火也没人敢去闹事。就算真去闹事,也和我们没关系,我们就管干活,干完活就拿工资,这样比较省心。要是再过几年,大家在县城里扎下根了,外面的叔伯兄弟们也都回来了,那时候要是想开餐馆,倒是可以试试。”

任梦海想到了自己床底下那十斤黄金,到时候可以换点钱出来,帮着村里人买个小铺子。

“小海说的有道理,那我们这个饭菜的方子要守好,可不能泄露了。”

“我看慧信方丈还是个比较实在的人,应该不会图谋我们的方子的,他就算图谋了去,不也得雇人来做吗?那还不如雇我们村的人呢,村里人肯吃苦,工资比城里的人还要便宜。”

任梦海给大家分析说,“等寺院的运营上了正轨,和尚们的心思就会回到修行上去,他们不会想着开餐馆的。以后大家在家里不要做这些菜式就行,都到寺院厨房去做,基本就能保密了。就算真的泄露也无妨,我们再换个菜就是。”

村民们连连点头,都十分兴奋,他们好不容易看见了生活的希望,谈论到很晚,都不愿意离开。

任梦海又留了几天,把村民们都安排好了才离开。这一次昭明寺就一口气雇用了二十多位村民,其中一大半是厨房相关的。因为从第二天起,就有游客前来要求吃素斋,意识到每天光揉面,捻山药泥就得好几个人,购买、处理其他蔬菜,售卖糕点,清洁碗筷什么的也都需要人,慧信果断出手,先雇用了一批,如果日后生意火爆,说不定还会再增加人手。

任梦海告诉慧信说,绝对不能用机制的挂面,面条都得手工揉出来,豆皮,豆干之类也要用手工制的,要不然你凭啥卖那么贵啊?虽然慧信怀疑他这么说是为了让自己多雇人,但看见游客们吃得那么欢,给钱给的那么爽快,慧信就觉得雇人的成本也可以接受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