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频道 > 走过加减法

第三章 向往的生活

目录

“已经联系过了,以前是同学,你不要管那么多,顺其自然。”握住餐桌上装满热饮的杯子想要给手暖和暖和,被电话里一连串的问题给扰的心烦。

挺想跟家里人心平气和好好说话,却无奈每次父母噼里啪啦不顾他的感受说着训斥的话,余悦就很难做到用平和的口气进行交流,这也是越来越害怕与家里人说话的原因。

学生时期成绩拔尖,一直都是让父母放心、让旁人羡慕的孩子,大学毕业工作也是回到老家考公务员,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搞不懂为什么出来闯荡后就变成了不懂事、挑剔、不体谅人。每次被家里训斥都很想问父母:“是不是只有学习成绩好的我,在家当公务员的我才是你们的儿子;是不是如果不结婚,不能传宗接代,我就是不孝顺……”可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他知道这话一出对双方都是很重的伤害。

也曾尝试给父母讲讲自己在外面看到的世界,甚至想带他们出来走走、逛逛,好让他们更好的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及工作,第一次提出即被父亲无情地反驳:“带我们出去玩,你有几个钱?你挣那点钱够给自己娶老婆了吗?你多大了,还整天只想着玩,还什么都指望我这个老头子给你呀?!你不是有本事吗,要出去闯一番名堂吗?”自这之后,再也没想过他们会理解自己。

其实每次想起这些,心里都怪难受的,父母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尤其是父亲这两年已经明显有点驼背了。眼前的情况只能是往前冲,已经无路可退,否则即不能让父母享天伦之乐,又不能让自己日日渐好,这才是最失败的。幸好弟弟两年前从师范学校毕业就考去到县城高中教书,也算是父母跟前还有人照顾着,不然哪能这么自由、无牵挂的在外闯荡。

想起这些事,只得轻轻叹气。外面的风吹得路边的树木在不停摇晃,行路的人都已经穿上厚外套,触不及防的降温让这个深秋已经略带冬天的气息。

该面对的事始终得面对,该想办法解决的事始终得解决。从双肩包取出小笔记本,简单对上午的工作进行总结,再查查下午要去走访的店面的地理位置,还好,三家店在同一线路的公交站附近,可以在查找路线、等候交通方面省下些时间。

走出快餐店,才听见风的声音。好几棵树在这场风的作用下已经赤裸裸的站立住,任凭这个世界给它什么都接受。

打开窗户能清晰听见对面住宅区一家音乐培训机构里传来的乐器演奏声,断断续续的节奏,忽强忽弱的节拍,算不上熟练,却也可以让已经稍显疲惫的打工人借来悦耳。

坐在窗前的小书桌前,笔记本电脑已经开了半个多小时,文档也是打开的状态,思绪却还没打开,不知该从何处着手改善方案。

进入母婴产品行业之初就收到不少质疑的目光,一个年轻未婚的男性无论是在同行中还是在客户眼中,都不会相信他能做好这份工作、能设身处地的与受众群体进行沟通交流。在余悦的心里,母婴二者是最可爱的人,能激发人心底里的善良、疼惜,能在这个群体身上看到爱与希望,当然这些他都没跟人说,说出来也很难有人能理解。

从小各方面优秀,因为感受到优秀带来的优越感,在任何方面都努力去迎合大众,享受因为出色而让众人给自己欢呼鼓掌的情景。在老家做了几年公务员,有些方面的事慢慢消耗掉他对这份工作的热情,也在日复一日中感受到自己力不能及的无奈,经过一番挣扎做出选择后自然是颠覆了从小到大在家人、旁人眼里的形象。

刚到这座城市找工作遇到一些困难,有人们的偏见,也有自己能力受限的原因,但未想过要放弃。未找到工作又没有面试的时候他就去商场、公园这些公共场所溜达。正常上班的时间,一个年轻小伙漫不经心的东瞧瞧西看看,毕竟是沿海城市,人们的包容性更大,并未对他投去异样的眼光,又或许也有人以为这就是他的工作。

每次在外看到小孩,尤其是还未上幼儿园的孩子,余悦都会多看几眼,被看的孩子也会盯着他,然后清澈明亮的眼睛跟着嘴角一起笑起来。喜欢他们的笑容,简单纯粹,喜欢他们笑的时候发出的声音,纯粹干净。带孩子的有母亲也有老人,每次看到他在跟自己家孩子进行眼神交流时都会自动地发出善意打个招呼或者闲聊几句,此时的他们都是没有任何戒备的,他们在看向自己孩子的时候眼神里尽是温柔与爱。

想到这,又不禁想起自己的父母。慈父严母在他家表现得很经典,母亲是幼儿园退休教师,父亲是机关单位退休干部,两位老人无论以前还是现在都保持着退休以前对待工作的脾性,有时候甚至会觉得他俩把工作的习惯都带进了家里。父亲在家总是以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两个孩子,母亲则一直都像带小朋友般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在父母两极分化的教育培养之下,偶尔也会怀疑自己到底属于哪一类,父亲是否也曾用温柔的眼神看过自己的孩子。

思绪天马行空般旋转,如何改善方案还是没有头绪,夜幕却已经加深好几分,困意也渐渐袭来。

洗漱后躺在床上思绪仍然在旋转,有成长的记忆,有这几年工作的经历,有今天白天走访的经营公司母婴产品的店家……该如何举办一场既能引起受众群体的共鸣,又能让公司与合作商共赢的推广活动,是他们小组近期的任务。

从市场专员做到小组长,没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全凭他老黄牛般肯干的精神与毅力,毕竟当时出来闯荡就是想不再受各种人情因素影响。是个性情中人,但在职场里却不一定完全适用,虽然磕磕碰碰,但一切来得让他更加心安。

因为前两个月有同事离职,人事部招聘进度慢,目前余悦负责的小组加上他还是只有两人,并且这位组员还是今年才毕业的大学生。说到此并不是对应届生有任何成见,而是这位同学总喜欢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待任何事,包括与人沟通交流,偶尔闲聊就说她在学校时获得的奖励与荣誉,对于余悦这位组长也基本不看在眼里。

月初,市场部总监在召开内部会议时说到工作安排,不等大家反应过来,余悦的这位组员就举手抢下任务。在那一刻,在场的人齐刷刷先看看举手的人,再用不理解、疑问的眼神看向余悦,余悦脑子里是懵的,顾不及同事们的反应,只得用游移不定的眼神与表情与总监四目相对。散会后,小组员兴奋地与组长说自己的计划、想法,还承诺一周内就拿出具体方案给总监审核。可是一周后,组员像似忘了这回事,作为组长,余悦知道自己也有责任,不该在上一周不闻不问,为了及时弥补错误,不耽误公司的总体计划,只能自己扛下所有。

经过三天走访市场,与各类相关人员聊天,大概的方案已经在心里形成,只是如何才能做成一份可以上会与部门同事及领导汇报的方案还需花点精力。

这几日深入市场身体有点劳累,每晚还得思考,精神也有点不济,但在这过程中又能与不同的人去接触,从他们那里汲取更新的思想、听到新的故事,对单调枯燥的生活来说也是不错的调味剂。

在市场走访过程中,遇到两三岁的小孩总想逗逗,孩子清澈、明亮的眼睛,白皙、娇嫩的皮肤总惹得他心生欢喜。

在母婴商店,与带孩子的年轻妈妈了解对母婴产品的需求,人家都会对他专业的服务赞许不已,几乎每位接触过的顾客都以为余悦已经是一位经验很足的孩子他爸,他却从不解释,或许这样误解更利于工作的开展。不知是因为工作的需要还是他真的挺喜欢孩子,每次出外勤都会随身携带几个公司出品的小玩具,在商店偶尔与小孩互动都会给一个小小的惊喜,每次都让孩子跟他一会儿就变得亲切。

在这个行业待了近三年,即在工作中见识到人心的不可捉摸,也因为工作接触到最纯净的一群人,对这份工作说不出是喜欢还是厌倦,只是近期常感觉眼前的状态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初来此地时,想过用多久时间赚到房子的首付给自己一个安定之所,想过要找一位具备什么样品性的姑娘做自己人生的伴侣一起向往更好的未来,想过今后要两个孩子……想要的其实很简单、很普通,现实似乎很难实现。

或许是之前的路走得太顺,一直都是按着家里人预定的目标前行,没有想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现在才来走自己想走的路就显得比常人更难些。只能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毕竟自己选的路无论如何都得走下去,不是说“风雨过后都是彩虹”吗,又或许属于他的彩虹来的迟点,但其中的绚烂不亚于任何人。

如此想着,也就迷迷糊糊睡着了。

春日和煦,春花芬芳,就连春草也散发出轻轻浅浅的草香味。大宝带着刚学会走路、摇摇晃晃的小宝在两棵柳树下来回嬉戏,妻子背靠柳树坐在草地上静静的看着孩子,齐肩的直发被风微微吹起,偶尔用手捋一捋。湖面在风的作用下泛起粼粼波光,瞬间就被经过的游船扰乱,稍微一会儿又都聚拢在一起继续与阳光做着游戏。余悦一会儿看看妻子、孩子,一会儿看看风景,手中的手机始终未放下,就想能将他们每一个动人的瞬间定格在自己的相册。

……

叮铃铃……叮铃铃……

一阵铃声响起,睁开眼才意识到刚刚所见只是一场梦。起床洗漱的时间,脑子里还在回放梦中的情境,偶尔又会出现在家时与父母相处的情景。

目录
返回顶部